[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屋顶风机口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8877.2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7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纪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文峰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7/02;F24F13/15;E04D13/143;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王豫川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屋顶风机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屋顶风机口的防水结构,包括通风机和框架,通风机活动安装于框架的内部,还包括联动机构,框架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负重板,框架相邻两侧的内壁之间铰接有挡水叶片,并通过负重板向联动机构施加作用力使若干个挡水叶片同步保持90°至160°旋转运动。本实用提供的建筑物屋顶风机口的防水结构,能通过联动机构来调节挡水叶片的角度,能根据降雨量的多少来调节屋顶风机在雨天的进风量和防水量,可以减少内部的橡胶圈的老化,以防止在外部防水涂料老化脱离以后,橡胶圈直接接触空气老化过快,能防止屋顶漏水,结构简单,能适用于多种屋顶风机,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能方便厂家进行生产组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物屋顶风机口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屋顶风机是安装在屋顶上进行排风换气的,现有建筑物的屋顶通常设置有屋面风机。现今经常采用的是无动力风球,无动力风球是利用自然风以和室内外温差驱动涡轮叶片转动的,当室内温度高度室外温度时,室内热空气因密度小而上升并排出风机外,室外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空气流入风机并向下沉降,以形成空气流动,从而驱动涡轮叶片转动,使得风机的筒帽转动,达到通风换气的效果,现在大多数高楼都采用屋面风机对大楼内部进行换气。
由于屋顶风机安装在楼顶,当处于长期下雨、或者降水量较大时,会对屋顶风机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影响换气性能,现有的屋顶风机外置的防水结构不能根据降雨量的大小来调节防水程度,会造成通风量不足或是造成风机损坏,同时在屋顶风机和楼顶安装处需要涂抹防水涂料来预防屋顶漏水,但是经过长时间以后防水涂料老化,会造成屋顶漏水,所以现有的建筑物屋顶风机口的防水结构存在不能根据降雨量的大小来调节防水程度,会造成通风量不足或是造成风机损坏和防水涂料老化以后会造成屋顶漏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屋顶风机口的防水结构,旨在解决所以现有的建筑物屋顶风机口的防水结构存在不能根据降雨量的大小来调节防水程度,会造成通风量不足或是造成风机损坏和防水涂料老化以后会造成屋顶漏水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物屋顶风机口的防水结构,包括通风机和框架,所述通风机活动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内部,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框架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负重板,所述框架相邻两侧的内壁之间铰接有挡水叶片,所述挡水叶片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联动机构被装配于所述框架的内部,并通过负重板向联动机构施加作用力使若干个挡水叶片同步保持90°至160°旋转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建筑物屋顶风机口的防水结构还包括防水套,所述防水套固定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防水套与通风机的输出端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压缩弹簧、引导柱、连杆、推杆、主动轴和连接板,所述引导柱、连杆、推杆、主动轴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引导柱均固定安装于所述负重板的下表面,且四个所述引导柱以框架呈圆周阵列分布,四个所述引导柱均贯穿并延伸至所述框架内部。
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所述连杆铰接于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推杆相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轴相铰接,所述连接板的数量具体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主动轴相对两侧的内壁,若干个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挡水叶片一侧的外壁,所述推杆远离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引导柱位于所述框架内的一端相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套包括保护壳、橡胶圈和通风管,所述橡胶圈固定安装于所述通风管的外壁,所述保护壳固定安装于所述橡胶圈的外壁。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顶部相邻四边处均开设有通水槽,所述挡水叶片的上表面开设有漏水槽,所述漏水槽具体为“倒U”型。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底部相邻四边处均固定安装有导水斗。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文峰,未经纪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8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水式剖面泥沙自动监测装置
- 下一篇:化验室全自动取滴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