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9015.1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8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方业飞;郑金雷;许永泰;李小军;何继华;姜潇;许彪;王后高;武俊杰;张文凤;周一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范志远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渝中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接触 压力 监测 安装 保护装置 | ||
本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托盘、承载定位杆、承载盒、压力盒及导线,底座托盘上设过线孔,底座托盘下端面与承载定位杆连接,承载盒为倒置的“∏”字形空心柱状结构,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底座托盘上端面连接,压力盒嵌于承载盒内,侧表面与承载盒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导嵌于承载定位杆内,且其一端与压力盒连接,另一端位于承载定位杆外侧。本新型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安装施工作业的难度,且安装定位方式灵活,定位准确,承载能力强,不易异位,有效解决隧道超挖安装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减少压力盒运行中受到侧向作用力,并提高隧道压力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线缆,确切的是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隧道修建过程中,对围岩压力以及衬砌间接触压力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以实现实时动态管理,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目前在围岩压力的测量中最常用的监测仪器是压力盒,因此如何快捷方便的安装压力盒,并保证压力盒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成为隧道施工动态管理的关键。
在目前常用的压力盒安装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将压力盒焊在挂网钢筋上;二是在测点钻孔锚入钢筋,用铁丝将压力盒绑扎在钢筋上。这两种方法虽然常用,但是存在诸多缺点:如使用焊接固定方式,焊接高温会造成压力盒的标定系数发生变化,造成测量不准确;使用钢筋绑扎,在喷射高压的混凝土的冲击下可能会异位;隧道施工中长遇到超挖现象,影响压力盒的安装。此外压力盒周围的混凝土在凝固硬化过程中会对压力盒的侧面产生侧向力,导致一些情况下监测到的压力为负值,严重影响了压力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安装保护装置以解决压力盒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减少混凝土对压力盒侧向受力的影响,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力线缆布线设备。该新型较传统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安装施工作业的难度,且安装定位方式灵活,定位准确,承载能力强,不易异位,有效解决隧道超挖安装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减少压力盒运行中受到侧向作用力,在提高隧道压力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本新型的抗损能力和有效的延长了本新型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托盘、承载定位杆、承载盒、压力盒及导线,其中底座托盘为圆形板状结构,其下端面与承载定位杆连接并同轴分布,承载盒为“∏”字柱状槽体结构,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底座托盘上端面连接并同轴,其侧表面设至少一条与其轴线垂直分布的过线孔,压力盒嵌于承载盒内并与承载盒同轴分布,且压力盒上端面高出承载盒上端面0—10毫米,侧表面与承载盒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导线至少一条,其一端与压力盒连接,另一端通过过线孔位于承载盒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托盘下端面设与底座托盘同轴分布的承载凸台,所述承载凸台内设与底座托盘同轴分布的连接螺孔,并通过连接螺孔与承载定位杆前端面连接,所述承载托盘上端面设与底座托盘同轴分布并呈闭合环状结构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深度为底座托盘厚度的1/4—3/4,且所述承载盒下端面嵌于定位槽内并通过定位槽与底座托盘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上端面另压盖,所述压盖包覆在定位槽上端面并与承载盒外表面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力盒下端面与承载盒底部间通过至少一个碟形弹簧相互连接,压力盒侧表面设至少一条与压力盒同轴分布的弹性密封条,并通过弹性密封条与承载盒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定位杆、承载盒外表面均设连接螺纹,且所述承载定位杆、承载盒上端面、下端面位置均设弹性密封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未经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9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聚乙烯料粒加工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锰酸锂材料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