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感器信息动态融合优化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0663.9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4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丁煜函;邱白晶;房义军;管贤平;董晓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16 | 分类号: | G01L5/16;G01L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信息 动态 融合 优化 实验 平台 | ||
1.一种传感器信息动态融合优化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实验平台由计算机(1),信号输出卡(21),信号输出接线盒(22),信号采集卡(31),信号采集接线盒(32),功率放大器,激振器,设备固装台(6)组成;
信号输出卡(21)和信号采集卡(31)安装于计算机(1)中,信号输出卡(21)与信号输出接线盒(22)相连,信号采集卡(31)与信号采集接线盒(32)相连;
信号输出接线盒(22)的电压输出通道连接功率放大器的电压输入通道,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通道连接激振器;信号采集接线盒(32)的应变力采集通道连接高精度一维传感器和N维传感器,高精度一维传感器机械连接激振器;
该实验平台进行低精度一维传感器信息动态融合优化实验时,所述N维传感器为低精度一维传感器,该实验平台进行二维传感器信息动态融合优化实验时,所述N维传感器为二维传感器,该实验平台进行三维传感器信息动态融合优化实验时,所述N维传感器为三维传感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信息动态融合优化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实验平台进行低精度一维传感器信息动态融合优化实验时,使用信号输出接线盒(22)的一个电压输出通道连接一个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通道连接一个激振器;信号采集接线盒(32)的两个应变力采集通道连接一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和一个低精度一维传感器,高精度一维传感器通过细金属杆固定于一个激振器,一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通过受力块固定于低精度一维传感器的X方向,低精度一维传感器固定于三角斗(642)上,低精度一维传感器的固定位置可上下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信息动态融合优化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实验平台进行二维传感器信息动态融合优化实验时,使用信号输出接线盒(22)的两个电压输出通道连接两个功率放大器,两个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通道连接两个激振器;信号采集接线盒(32)的四个应变力采集通道连接两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和一个二维传感器,两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通过细金属杆固定于两个激振器,两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通过受力块固定于二维传感器互相垂直的X、Y方向,二维传感器固定于三角斗(642)上,二维传感器的固定位置可上下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信息动态融合优化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实验平台进行三维传感器信息动态融合优化实验时,信号输出接线盒(22)的第一个电压输出通道连接第一个功率放大器(41)的电压输入通道,第一个功率放大器(41)的功率输出通道连接第一个激振器(51);信号输出接线盒(22)的第二个电压输出通道连接第二个功率放大器(42)的电压输入通道,第二个功率放大器(42)的功率输出通道连接第二个激振器(52);信号输出接线盒(22)的第三个电压输出通道连接第三个功率放大器(43)的电压输入通道,第三个功率放大器(43)的功率输出通道连接第三个激振器(53);信号采集接线盒(32)的第一个应变力采集通道(I1)连接第一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81),信号采集接线盒(32)的第二个应变力采集通道(I2)连接第二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82),信号采集接线盒(32)的第三个应变力采集通道(I3)连接第三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83);信号采集接线盒(32)的第四个应变力采集通道(I4)、第五个应变力采集通道(I5)、第六个应变力采集通道(I6)连接三维传感器(7);
三维传感器(7)固定于三角斗(642)上,三维传感器(7)的固定位置可上下调节,第一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81)通过三维传感器(7)上的受力块(71)固定于三维传感器(7)的X方向,第二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82)通过三维传感器(7)上的受力块(71)固定于三维传感器(7)的Y方向,第三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83)通过三维传感器(7)上的受力块(71)固定于三维传感器(7)的Z方向,X、Y、Z三个方向互相垂直;第一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81)通过细金属杆固定于第一个激振器(51),第二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82)通过细金属杆固定于第二个激振器(52),第三个高精度一维传感器(83)通过细金属杆固定于第三个激振器(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06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搬运的林业用灌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装饰板切割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