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防挤拱型落水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2730.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1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荣景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陈建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防挤拱型 落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防挤拱型落水井结构,包括落水井,落水井的顶端连通有入水管,底端一侧连通有呈倾斜设置的排水管,所述落水井远离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套管,且套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料螺杆,并且套管的顶端连通有出料口,所述套管的底端开设有缺口。本实用新型中,外部水流通过入水管进入落水井的内部,在具有一定泥沙的沉积后,启动外部的驱动电机进行动作,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输料螺杆进行转动,输料螺杆的底端与通过缺口流入套管中的泥沙进行接触,从而将泥沙由底端向套管顶端进行传送,在到达顶端后,通过出料口输送至集料槽中进行存放,从而便于在上方直接对污泥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落水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防挤拱型落水井结构。
背景技术
落水井:在建筑散水等附近设置的类似于水井形式的一个方便排水、统一排水的一种建筑结构;雨水等由水沟统一排到落水井内,水内泥沙等杂质沉在井内方便清淤处里,水通过落水井内设置的排水管统一排入排水系统。
现有的落水井大多底部设置有沉积部,泥沙等杂质会沉积在其内部,然而由于沉积部的形态限制,导致其内部的沉积物不易被清理,泥沙在堆积足够高上,仍旧会跟随水流进入排水系统中,降低了排水系统的功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落水井不能对内部沉积物进行很好清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挤拱型落水井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防挤拱型落水井结构,包括落水井,落水井的顶端连通有入水管,底端一侧连通有呈倾斜设置的排水管,所述落水井远离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套管,且套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料螺杆,并且套管的顶端连通有出料口,所述套管的底端开设有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落水井下端面呈倾斜设置,且落水井下端面垂直于套管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输料螺杆之间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落水井的一侧设置有集料槽,且集料槽位于落水井的顶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出料口与套管之间夹角呈锐角设置,且套管朝向集料槽的内部,并且套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管的底端开设有三个缺口,且三个缺口之间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设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外部水流通过入水管进入落水井的内部,在具有一定泥沙的沉积后,启动外部的驱动电机进行动作,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输料螺杆进行转动,输料螺杆的底端与通过缺口流入套管中的泥沙进行接触,从而将泥沙由底端向套管顶端进行传送,在到达顶端后,通过出料口输送至集料槽中进行存放,从而便于在上方直接对污泥进行清理。
2、本实用新型中,在输料螺杆对污泥进行输送过程中,控制电磁阀关闭,从而污泥在向上进行输送时,无法直接输出,在套管的顶端进行挤压,从而可以将污泥中多余水分通过套管的底端排出,避免过多水分的输出,对集料槽中造成较大影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料螺杆纵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荣景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荣景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2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胎圈裁断剥丝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梁桩基临时支撑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