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锂电池的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2899.6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7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明;陈彩霞;陈端典;陈秋容;陈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锂电池 修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锂电池的修复系统,包括锂电池组、充电电路、放电电路、电池检测模块、主控模块充电均衡开关和放电均衡开关;锂电池组中的每一电池单体对应设置有一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充电电路通过充电均衡开关与每一电池单体断开和连通,放电电路通过放电均衡开关与每一电池单体断开和连通,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充电均衡开关和放电均衡开关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主控模块与电池检测模块连接,电池检测模块与锂电池组中的每一电池单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给每一电池单体配置独立的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并通过充电均衡开关和放电均衡开关可实现电池单体的独立充放电控制,修复电池时可以节省时间,同时提高了电池组性能和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动力锂电池的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动力来源,电池组的性能好坏以及维护措施是否得当,是直接决定电池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电池通常串并联使用以达到电压和储能容量要求,由于电池内部结构、工作环境等不同,导致电池组使用一段时间后,单体电池之间的状态差异逐渐显现,造成单体电池欠充电、过充电和过放电,影响电池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锂电池的修复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锂电池的修复系统,包括锂电池组、充电电路、放电电路、电池检测模块、主控模块充电均衡开关和放电均衡开关;其中,锂电池组中的每一电池单体对应设置有一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充电电路通过充电均衡开关与每一电池单体断开和连通以实现对每一电池单体的充电控制,放电电路通过放电均衡开关与每一电池单体断开和连通以实现对每一电池单体的放电控制,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充电均衡开关和放电均衡开关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主控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充电均衡开关和放电均衡开关的断开和连通,以及控制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的切换;主控模块与电池检测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电池检测模块与锂电池组中的每一电池单体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电池检测模块检测锂电池组中的每一电池单体的电池状态并传输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根据电池状态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至充电均衡开关和放电均衡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锂电池组中的每一电池单体均配置有独立的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并通过充电均衡开关和放电均衡开关可实现电池单体的独立充电控制和放电控制,这样在对电池进行修复时可以节省时间,同时提高了电池组性能和安全性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锂电池的修复系统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充电电路包括预充电电路和快速充电电路,所述预充电电路和所述快速充电电路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主控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预充电电路对锂电池组中的每一电池单体进行小电流充电,或者控制快速充电电路对锂电池组中的每一电池单体进行大电流恒流恒压模式充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对锂电池组进行小电流充电和大电流恒流恒压模式充电的切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锂电池的修复系统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电池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保护模块,所述温度保护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所述温度保护模块检测锂电池组中的每一电池单体的温度并传输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判断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主控模块控制充电均衡开关断开以停止充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温度过高时可及时停止充电,提高充电安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锂电池的修复系统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电池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检测锂电池组中的每一电池单体的电压并传输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判断电池单体之间最大压差超过预设范围时,主控模块控制放电均衡开关连通以开始放电降压;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电池单体的电压至截止电压时,主控模块控制放电均衡开关断开以停止放电降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2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管电缆隧道内的电缆支架结构
- 下一篇:自动聚焦装置和照相机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