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数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7948.5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0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沈明;杨小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B08B1/00;B08B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数码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数码管,属于数码管技术领域。该防尘数码管包括数码管本体、设置于数码管本体上部边缘的上防尘框和设置于上防尘框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除尘件和支架,支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设置于第一立板两端的横杆,第一立板安装于上防尘框的第一侧,第二立板安装于上防尘框的第二侧,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均向上延伸;横杆的第一端与第一立板连接,横杆的第二端向第二立板延伸,横杆与上防尘框间隔设置,形成滑槽,除尘件滑动设置于滑槽。上防尘框的设置可防止灰尘从数码管本体上部缝隙进入数码管内部,影响数码管的显示效果;除尘件可对显示面板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且除尘件便于拆卸替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码管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防尘数码管。
背景技术
数码管在使用时大多暴露在外,易沾染灰尘,影响数码管的显示效果。中国专利CN208781512U公开了“一种防尘数码管”,该防尘数码管在外壳的直角边处安装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以避免灰尘进入数码管内部,但其并不能对落在数码管显示面板上的灰尘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尘数码管不能对落在数码管显示面板上的灰尘进行处理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数码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尘数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数码管本体、设置于数码管本体上部边缘的上防尘框和设置于上防尘框的除尘装置;
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除尘件和支架;除尘件包括转轴、刷体和把手;刷体套设于转轴,把手安装于转轴;支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设置于第一立板两端的横杆、与横杆活动连接的挡块和用于连接横杆和挡块的扭簧;第一立板安装于上防尘框的第一侧,第二立板安装于上防尘框的第二侧,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均向上延伸;横杆的第一端与第一立板连接,横杆的第二端向第二立板延伸;横杆的第二端与扭簧的第一端连接,扭簧的第二端与挡块的第一端连接,挡块的第二端抵接于第二立板顶部;当抬起挡块的第二端时,扭簧具有驱使挡块的第二端向下移动的势能;横杆与上防尘框间隔设置,形成用于容纳转轴的滑槽,转轴滑动设置于滑槽。
所述把手为“U”字形,把手与转轴共同围设形成固定框,横杆穿设于固定框中。
所述防尘数码管还包括下防尘框和四根防尘条,下防尘框设置于数码管本体下部边缘,四根防尘条分别设置于数码管本体四角边缘,防尘条的顶部与上防尘框固定连接,防尘条的底部与下防尘框固定连接。
所述上防尘框由硬质材料制成,下防尘框和防尘条由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刷体为静电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上防尘框的设置可防止灰尘从数码管本体上部缝隙进入数码管内部,影响数码管的显示效果;除尘件可对显示面板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且除尘件便于拆卸替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框卡在第一立板上时的示意图。
图中,100-数码管本体,201-上防尘框,202-下防尘框,203-防尘条,301-转轴,302-刷体,303-把手,401-第一立板,402-第二立板,403-横杆,404-扭簧,405-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本文对一些常规的设备、装置、部件和操作进行了省略,或仅作简单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科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7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条灯
- 下一篇:一种水质参数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