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碳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9238.6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0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河;何涛;吴升;农远东;韦道忻;范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金川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C22B3/24;C22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姚金金 |
地址: | 8351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碳器 | ||
一种提碳器,涉及金矿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提碳器本体、提碳管、提碳进气管、导流装置,提碳器本体为上端敞口的圆柱体空腔结构,在其底端中心处开口形成下开口,在其顶端上方中心处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提碳管,提碳管的下端与提碳器本体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倒置的漏斗形接管,在提碳管的外周还设置有若干提碳进气管,提碳进气管的下端连接有支管,支管沿提碳器本体的底端切线方向设置,所有的支管绕提碳器本体的轴线螺旋形排列,所述的导流装置与下开口固定连接。本新型可有效提升提碳器本体内的负压,提高提碳管内工作介质的提升速度,从而提高了碳提升效率,有效克服了吸附桶内载金碳残留过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金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碳器。
背景技术
提碳器,又称提碳泵,主要是用于矿山作业的黄金静态吸附系统中,辅助载金碳输送提升作业,现有技术的提碳器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提碳器竖直插入吸附桶30的工作介质内,所述的提碳器包括提碳器本体50,所述的提碳器本体50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顶端中心处开口形成上开口,所述的圆柱体底端中心处开口形成下开口,在上开口处连接有提碳管70、下开口与吸附桶30内的工作介质连通,提碳管70向上延伸,形成碳提升通道80,在提碳管70的外周还设置有提碳进气管40,所述的提碳进气管40的一端穿透上述圆柱体的顶端、并延伸入提碳器本体50内,所述的提碳进气管40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与高压气源管道连通。
在使用时,通过提碳进气管向提碳器本体50内充气,使提碳器本体内形成负压,引导含有载金碳的工作介质进入提碳管70,并沿着碳提升通道80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进入过滤程序,将载金碳回收。
如图3,可以看到现有技术的提碳器存在着诸多缺陷:
1、由于缺乏对工作介质的流向控制装置,导致提碳器的工作效率低下:比如,提碳器本体50的下开口10处缺少导流装置,在其圆柱形的顶部也缺乏导流设计,从而使载金碳提升不顺畅;
2、提碳进气管40的出气方向设计不合理:具体为,提碳进气管40的出气方向朝向提碳器本体50的下端面,导致在使用时,如果气流过大,则容易阻挡工作介质进入,气流太小,工作介质又提升不上去;同时,提碳进气管40的气体经由提碳器本体50的下端面阻挡后,形成复杂混乱的气流方向,不利于含有载金碳的工作介质的引流。
综上,由于现有技术的提碳器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工作效率低,甚至在吸附桶内会有过多载金碳积留。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新型公开了一种提碳器,通过对导流结构的设计,以及对进气管气流方向的改进,可在提碳器本体内形成螺旋形的涡流,大大提升了提碳器本体对吸附桶内的工作介质的吸力,使载金碳的提升效率显著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碳器,包括提碳器本体、提碳管、提碳进气管、导流装置,所述的提碳器本体为上端敞口的圆柱体空腔结构,在其底端中心处开口形成下开口,在其顶端上方中心处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提碳管,提碳管的内部形成碳提升通道,所述的提碳管的下端与提碳器本体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倒置的漏斗形接管,在提碳管的外周还设置有若干提碳进气管,所述的提碳器进气管的上端连接有高压气源管,所述的提碳进气管的下端沿提碳器本体的侧壁内表面向下延伸至提碳器本体内的底部、并在提碳进气管的下端连接有支管,所述的支管沿提碳器本体的底端切线方向设置,所有的支管绕提碳器本体的轴线螺旋形排列,所述的导流装置与下开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装置为圆台形接管,所述的圆台形接管的下端与下开口的边缘固定连接,上端向提碳器本体内延伸。
优选的,所述的圆台形接管顶端的直径小于其底端的直径,且圆台形接管顶端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提碳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的圆台形接管顶端的直径与其底端的直径的长度比为0.8/1。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装置的底端与下开口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金川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新疆金川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92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拉伸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金泥自动抽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