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单边支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0162.4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2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民;陈中乾;李金贺;梁世范;裴阳巧;王在;黄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利民;陈中乾;李金贺;梁世范;裴阳巧;王在;黄金龙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7/00;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单边 支模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单边支模架,包括变形缝,所述变形缝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甲单元墙体和乙单元墙体,所述甲单元墙体和乙单元墙体的内侧均设置有内模板,所述甲单元墙体和乙单元墙体的外侧设置有外模板,所述内模板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双脚手管,所述双脚手管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燕尾卡,所述燕尾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的表面且位于外模板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一种建筑施工单边支模架,解决了目前建筑单元间分割变形缝一般在30‑40mm,内部空间狭窄,内侧无法进行人工支模,实现立模比较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单边支模架。
背景技术
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目前建筑单元间分割变形缝一般在30-40mm,内部空间狭窄,内侧无法进行人工支模,实现立模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单边支模架,解决了目前建筑单元间分割变形缝一般在30-40mm,内部空间狭窄,内侧无法进行人工支模,实现立模比较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单边支模架,包括变形缝,所述变形缝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甲单元墙体和乙单元墙体,所述甲单元墙体和乙单元墙体的内侧均设置有内模板,所述甲单元墙体和乙单元墙体的外侧设置有外模板,所述内模板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双脚手管,所述双脚手管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燕尾卡,所述燕尾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的表面且位于外模板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
优选的,所述甲单元墙体和乙单元墙体为待浇筑钢筋架。
优选的,所述内模板为钢材料模板,所述外模板为木材料模板。
优选的,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表面且与对拉螺栓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对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紧固旋钮为双耳螺母,所述紧固旋钮与外模板之间设置有垫板。
优选的,所述对拉螺栓固定于双脚手管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单边支模架。具备了以下有益效果:
该建筑施工单边支模架,通过预先等距焊接有燕尾卡的双脚手管焊到内板模上,然后进行吊装,然后配合对拉螺栓、紧固螺栓将外模板与两侧墙体进行固定,可实现单边操作,避免变形缝内工作,降低变形缝立模难度,提高建模效率,有利于建筑工程建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缝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装配图。
图中:1变形缝、2甲单元墙体、3乙单元墙体、4内模板、5外模板、6双脚手管、7燕尾卡、8对拉螺栓、9紧固旋钮、10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利民;陈中乾;李金贺;梁世范;裴阳巧;王在;黄金龙,未经王利民;陈中乾;李金贺;梁世范;裴阳巧;王在;黄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0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元式紫外线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牙科医疗废水过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