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式金属绞合线分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0170.9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0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倪树松;李智坚;方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横电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5/00 | 分类号: | H01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金属 绞合线分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简易式金属绞合线分线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松线装置,所说安装底座的另一端上表面设置有收线装置,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分线部件,所述分线部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分线口,所述分线口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该简易式金属绞合线分线装置,达到了在分线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对金属绞合线表面的弯折进行处理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金属绞合线分线装置只能够将多股绞合线进行分线,无法在分线的过程中对金属绞合线表面的弯折进行处理,增加了报废的金属绞合线的加工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式金属绞合线分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报废的金属绞合线通常都会进行分线再利用,报废的金属绞合线在分线时,表面会存在弯折,在分线后还需对分线后的金属绞合线表面的弯折进一步处理,现有的金属绞合线分线装置只能够将多股绞合线进行分线,无法在分线的过程中对金属绞合线表面的弯折进行处理,增加了报废的金属绞合线的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金属绞合线分线装置只能够将多股绞合线进行分线,无法在分线的过程中对金属绞合线表面的弯折进行处理,增加了报废的金属绞合线的加工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易式金属绞合线分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式金属绞合线分线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松线装置,所说安装底座的另一端上表面设置有收线装置,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分线部件,所述分线部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分线口,所述分线口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一安装口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调整部件;
所述第二安装口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调整部件,所述第二调整部件包括第二滚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整部件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外表面与第一安装口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第一滚轮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调整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对第一滚轮与第一安装口和分线口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整槽的内壁固定连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滚轮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滚轮的上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对第一连接环的安装位置进行说明以及对第一连接环进行安装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二滚轮的外表面与第二安装口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第二滚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凸块与第一调整槽的对金属绞合线的通道进行限制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凸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滚轮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滚轮的上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对第二连接环进行安装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两个所述转轴的两端表面分别与连接口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加强筋增加转轴的稳定性的效果。
优选地,两个所述加强筋的一侧表面分别与连接口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的外表面与第一调整槽的内壁活动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横电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庆横电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0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全干式FTTH配线光缆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