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快速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0739.1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其涛;杨武策;孙红云;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6 | 分类号: | B28B1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陆佳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预制构件 快速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工程预制构件预制块脱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快速脱模装置,包括:底盘卡具,所述底盘卡具与待脱模塑料模具形状一致,且所述待脱模塑料模具的内边缘尺寸小于底盘卡具的内边缘尺寸;所述待脱模塑料模具的外边缘尺寸大于所述底盘卡具的内边缘尺寸,小于底盘卡具的外边缘尺寸;箍圈,所述箍圈设置于所述底盘卡具的侧边上,并通过轴承与底盘卡具相连接。采用本方案的预制构件快速脱模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脱模装置造成混凝土构件成品合格率低、脱模效率低、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工程预制构件预制块脱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快速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路基防、排水工程都采用构件集中预制安装的模式。预制构件施工中模板采用高强度塑料模具,对小型预制构件的脱模,常见的方法是人工将模具翻转过来支撑在方木条上,然后用橡皮锤敲击模具底面的四个拐角,使小型预制构件与模具分离而达到脱模目 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使用橡皮锤敲击模具的次数较多,而且敲击产生的力容易使小型预制构件棱角破损,严重的直接成为废品,浪费工程成本,时间久了模具也会因敲击慢慢变形,使小型预制构件表面产生不平整的小坑,严重影响小型预制构件成品外观质量;另外,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作业,脱模时间慢,严重制约了模具的周转使用次数。普通的脱模方法存在着混凝土构件成品合格率低、脱模效率低、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预制构件脱模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脱模装置造成混凝土构件成品合格率低、脱模效率低、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脱模装置造成混凝土构件成品合格率低、脱模效率低、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快速脱模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快速脱模装置,包括:
底盘卡具,所述底盘卡具与待脱模塑料模具形状一致,且所述待脱模塑料模具的内边缘尺寸小于底盘卡具的内边缘尺寸;所述待脱模塑料模具的外边缘尺寸大于所述底盘卡具的内边缘尺寸,小于底盘卡具的外边缘尺寸;
箍圈,所述箍圈设置于所述底盘卡具的侧边上,并通过轴承与底盘卡具相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卡具为矩形结构,并由4根角钢焊接而成。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卡具的侧边上焊接有轴承,所述箍圈穿过所述轴承,并将箍圈两端进行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箍圈采用直径为8mm的钢筋焊接而成,且所述箍圈上还设有把手。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套设在箍圈上,并绕所述箍圈实现自由转动。
把手采用直径略大于8~10mm的钢管。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角撑,所述角撑安装于所述底盘卡具底部。
角撑设有四个,分别位于底盘卡具底部额定电压四个角处。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撑采用钢筋焊接而成。
采用钢筋焊接可以保证角撑快速制得,并加工容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的预制构件快速脱模装置成本低、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且拆装简单,能够提高脱模效率,增加模具周转率以及周转次数,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小型预制构件成品的破损率,大大提高预制构件成品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脱模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07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