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斜坡的生态滞留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1924.2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8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闵志成;凃振国;路娅丽;朱乐;敬向东;夏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祺润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B3/02;A01G9/02;A01G25/16;B01D24/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梅辰 |
地址: | 43003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斜坡 生态 滞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雨水排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适用于斜坡的生态滞留带。包括种植于斜坡上的植被带和设置于斜坡上的多条沿斜坡纵向间隔布置的配水结构;所述配水结构为沿斜坡横向布置的用于将收集于斜坡上的雨水沿斜坡横向均匀分配到植被带上的管渠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滞留带结构简单,通过配水结构的均匀分配作用,避免了雨水径流短流,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雨水排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适用于斜坡的生态滞留带。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下垫面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适当的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生态滞留带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常用的一种雨水滞留、净化设施,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净化雨水径流。常规的生态滞留带主要是缓坡绿化带,在雨水量较大或坡度较陡时容易在生态滞留带表面形成径流,生态滞留带的有效利用面积较小,只在径流流经的区域有滞蓄、净化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斜坡的生态滞留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斜坡的生态滞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于斜坡上的植被带和设置于斜坡上的多条沿斜坡纵向间隔布置的配水结构;所述配水结构为沿斜坡横向布置的用于将收集于斜坡上的雨水沿斜坡横向均匀分配到植被带上的管渠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配水结构包括沿斜坡横向开挖于斜坡表面的沟渠;所述沟渠内埋设有多根沿斜坡横向布置的透水管,相邻透水管沿斜坡横向间隔布置;所述透水管下部埋设在沟渠内,上部突出于斜坡表面,透水管管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沟渠内填充有碎石滤层;所述透水管的下部埋设在碎石滤层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斜坡上用于向植被带灌溉的浇灌结构。
进一步的浇灌结构包括沿斜坡纵向布置的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与每一级配水结构连通,供水管上每一级配水结构连通处设置有供水管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本实用新型在斜坡上设置配水结构,配水结构将收集于斜坡上的雨水进行均匀分配,确保植被带能够均匀接收雨水,解决了传统滞留带雨水径流短流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配水结构极为简单,通过沟渠收集斜坡上的雨水,雨水经过透水管可以均匀分配到植被带上,均匀分流的效果极好;
3、本实用新型在沟渠内设置碎石滤层,避免雨水中的杂质堵塞透水管;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浇灌结构与配水结构进行结合,可以使用一根供水管实现斜坡上所有植被带的灌溉。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滞留带结构简单,通过配水结构的均匀分配作用,避免了雨水径流短流,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斜坡;2-透水管;3-碎石滤层;4-植被带;5-供水管;6-供水管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斜坡的生态滞留带,本实施例的生态滞留带位于斜坡1上,斜坡1的纵向指斜坡1的坡降方向,斜坡1的横向指沿斜坡1表面垂直斜坡1坡降的方向。斜坡1上种植有植被带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祺润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祺润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1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壤密度检测用土壤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