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矩形插件的插接单元及矩形插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4144.3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7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毛可;仝明;季君亚;贺龙基;智帅;唐国林;桑圣军;苏前晓;王云浩;刘少珩;王元元;侍光莹;徐健杨;卢凤昭;汪洋;李燕;夏艳;李海栋;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22 | 分类号: | E04F13/22;E04F13/23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彭益波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矩形 插件 插接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矩形插件的插接单元,包括:矩形插件,中空的矩形管件,分为靠近插接端面的插接段及除插接段之外的工作段,插接段的侧面上设有通孔;支撑底座,设置在矩形插件的底部,用以固定并承载矩形插件,包括底板及支撑板或套筒中的一种,支撑板或套筒与底板垂直;螺纹连接件,用以通过支撑板或套筒将矩形插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插件采用插接后再辅以螺纹连接固定,利于后期调整更换,装卸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矩形插件的插接单元。
背景技术
装饰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尤其是装饰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众所周知,装饰材料主要用于装饰作用,具有质量轻便,外形美观的特点,因此,装修材料很少用到大载荷的连接方式,而是多采用轻便的连接方式,其中插接连接便是其中重要的轻便连接方式之一,应用非常普遍。
在现有技术中,插接单元因插件的不同而不同,按外形结构划分,插件分为圆形插件及矩形插件,对于矩形插件,采用插接进行连接后再辅以其他连接方式共同固定,比如:螺纹紧固,而对于金属材质矩形插件,一般会通过焊接进一步固定。这两种辅助固定方式对于插件来说,虽然能满足强度要求,但连接固定后存在相对位置固定,无法调节,如出现错误,无法进行调整更换的问题。因此,该技术领域需要一种安装快捷,拆卸方便,且调整灵活的插接单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插接单元插接的相对位置固定,无法调节,且后期调整更换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矩形插件的插接单元,包括:矩形插件,中空的矩形管件,分为靠近插接端面的插接段及除插接段之外的工作段,所述插接段的侧面上设有通孔;支撑底座,设置在所述矩形插件的底部,用以固定并承载所述矩形插件,包括底板及支撑板或套筒中的一种,所述支撑板或套筒与所述底板垂直;螺纹连接件,用以通过所述支撑板或套筒将所述矩形插件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插接单元所面临的位置固定,无法调节以及调节后所形成的空隙影响装饰效果的问题,插件采用插接后再辅以螺纹连接固定,利于后期调整更换,装卸便捷,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所述底板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竖直方向的腰型豁口,至少两件所述支撑板平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支撑板上的腰型豁口对齐,所述底板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插接单元还包括补偿组件,所述补偿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用以填充所述矩形插件的插接端面与所述支撑底座底板上表面之间的空隙,包括补偿套筒及弹性连接件,所述补偿套筒设在所述支撑底座上且外形与所述矩形插件一致,所述补偿套筒与所述底板上的环形凹槽形状及布置位置相匹配;所述弹性连接件均匀布置在所述环形凹槽中,且所述弹性连接件下端与所述底板凹槽固定连接,上端与所述补偿套筒的底面连接,所述补偿套筒存在最高位和最低位,当所述补偿套筒因受到施加力处于最低位时,所述补偿套筒的上端面不低于所述底板上表面,当所述补偿套筒未受到施加力处于最高位时,所述补偿套筒的下端面不高于所述底板上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腰型豁口的设置,有助于插件沿腰型豁口长度方向调整;另外,将补偿组件设置成与矩形插件外形一致,且可沿底座底板上的环形凹槽弹性升降,当插件调整后,在弹性连接件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填补插件调整所形成的空隙,避免因装饰部件内部结构外露而影响装饰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所述底板上的环形凹槽分为四条依次垂直的直线凹槽,且每条直线凹槽至少设置两件所述弹簧,所述弹簧沿所在直线凹槽的中线对称布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性连接件在一段直线凹槽内对称布置,且至少布置两件,有助于保持补偿套筒底部受力均匀,升降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4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