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数据采集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5415.7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7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叶红星;王小宇;王丽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云物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W88/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数据 采集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底座(2),可拆卸式安装在散热底座(2)上的终端本体(1);所述终端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开关键(4)和显示接口,其后端设置有天线(3)、模拟量输入口(10)、模拟量输出口(11)、开关量输入口(12)、开关量输出口(13)、网线接口(14)以及电源接口(15),其下端设置有若干个防震支撑脚(9),其内部设置有主板。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有模拟量输入口、模拟量输出口、开关量输入口、开关量输出口、网线接口,其可同时对多通道的多参数采集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分析以及传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监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数据采集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采集终端被广泛的应用于地质、石化、气象等领域,其数据采集准确,使用方便、高效,给人们的监测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然而,传统的数据采集终端无法同时对多通道的多参数进行采集,降低了其应用范围。另外,传统的数据采集终端散热效果并不好,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多通道的多参数进行采集,并且散热效果更好的智能数据采集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包括散热底座,可拆卸式安装在散热底座上的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上设置有开关键、显示接口、信号输入接口、信号输出接口、天线、网线接口、电源接口,其内部设置有主板,下端设置有若干个防震支撑脚;所述防震支撑脚与散热底座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输入接口包括模拟量输入口和开关量输入口,所述信号输出接口包括模拟量输出口和开关量输出口。
所述显示接口包括USB接口、HDM1接口、DB9接口以及VGA接口。
所述散热底座包括散热底座本体,开设在散热底座本体上且与防震支撑脚相对应的支撑脚安装孔,开设在散热底座本体上的风扇安装槽,安装在风扇安装槽内的风扇;所述防震支撑脚插入到支撑脚安装孔内。
所述散热底座本体上连接有锁紧螺栓,防震支撑脚上开设有螺纹孔,锁紧螺栓穿过散热底座本体后拧入到螺纹孔中。
所述终端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底座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
所述防震支撑脚包括内套,套设在内套外侧且能上下移动的外套,安装在内套内且一端连接内套底部、另一端连接外套顶部的弹簧;所述螺纹孔开设在内套的下端,外套的上端与终端本体连接。
所述外套的下端设置有外套挡块,内套的上端设置有内套挡块,外套上下移动时外套挡块和内套挡块能相互抵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有模拟量输入口、模拟量输出口、开关量输入口、开关量输出口、网线接口,其可同时对多通道的多参数采集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分析以及传输。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USB接口、HDM1接口、DB9接口以及VGA接口,方便现场通过VGA、USB、HDMI等多种显示方式对终端内数据进行查看。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散热底座,通过散热底座内的风扇对终端本体进行散热,防止终端本体过热损坏。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防震支撑脚,其可起到防震效果,防止采集终端在工作时受到振动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5)本实用新型的终端本体与散热底座为可拆卸式安装,这样不但减小了终端本体的体积,而且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终端本体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云物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云物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5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经济学教学授课辅助教具
- 下一篇:一种具备断电保护的服务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