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大丝束拉伸测试浸渍固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5875.X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0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艳;张顺;相文航;黄俊波;白江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丝束 拉伸 测试 浸渍 固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大丝束拉伸测试浸渍固化装置,属于碳纤维大丝束检测浸渍领域。下底座上部安装有聚四氟乙烯板,聚四氟乙烯板左右两侧面上均布有横向排列的纤维固化槽,紧固螺栓将后盖板和前盖板固定在聚四氟乙烯板的前后两侧面上,聚四氟乙烯板上部安装顶板,顶板和下底座右侧与缠绕架相互固定,缠绕架上均匀加工有标线,每根标线与纤维固滑槽一一对应处于同一水平线,使用碟型螺栓将张力调节杆两端与顶板左侧和下底板左侧相互连接固定,并在碟型螺栓处安装弹簧。通过聚四氟乙烯板和纤维固化槽使碳纤维浸渍均匀,张力调节板在弹簧与蝶形螺栓的调节下使得检测的碳纤维丝受力均匀,利用盖板的固定使得碳纤维丝在固化过程中稳定不易撕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大丝束检测浸渍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碳纤维大丝束拉伸测试浸渍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碳纤维按照单丝根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大丝束和小丝束,由于大丝束纤维具有与小丝束相当的力学性能,同时还兼具价格低廉、来源容易、产能高等优点,近几年大丝束碳纤维逐渐成为市场的主要需求,因此对碳纤维大丝束的性能测试、浸胶、固化等操作也是碳纤维大丝束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在目前对大丝束测试都采用手工制样,很难保证单丝受力均匀、集中,另外,固化后的纤维呈直径约5-8mm的棒状样条,在夹具压力的作用下,加强部分受力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出现裂纹或缺陷,裂纹或缺陷部位易先于样条有效部位发生撕裂破坏而出现滑移或根部断裂等无效情况,导致纤维性能无法准确表征,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和准确性,降低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大丝束拉伸测试浸渍固化装置,以解决湿法浸胶时碳纤维大丝束在手工制样检测时,单丝受力不均匀、不集中,固化后的棒状样条容易出现裂纹,导致纤维性能也无法准确表征,降低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碳纤维大丝束拉伸测试浸渍固化装置,设有下底座,其特征在于,下底座上部安装有聚四氟乙烯板,聚四氟乙烯板左右两侧面上均布有横向排列的纤维固化槽,紧固螺栓将后盖板和前盖板固定在聚四氟乙烯板的前后两侧面上,聚四氟乙烯板上部安装顶板,顶板和下底座右侧与缠绕架相互固定,缠绕架上均匀加工有标线,每根标线与纤维固滑槽一一对应处于同一水平线,使用碟型螺栓将张力调节杆两端与顶板左侧和下底板左侧相互连接固定,并在碟型螺栓处安装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聚四氟乙烯板和纤维固化槽使碳纤维浸渍均匀,张力调节板在弹簧与蝶形螺栓的调节下使得检测的碳纤维丝受力均匀,利用盖板的固定使得碳纤维丝在固化过程中稳定不易撕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四氟乙烯板加装盖板后的示意图
图中 1.蝶形螺栓,2.张力调节杆,3.缠绕架,4.螺栓孔,5.聚四氟乙烯板,6.纤维固化槽,7.纤维丝束,8.固定螺栓,9.弹簧,10.紧固螺栓,11. 后盖板,12.前盖板,13.标线,14.下底座,15.顶板,16.调节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58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样用冷藏装置
- 下一篇:带吊装支腿的变电站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