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混炉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6402.1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0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裕晨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6 | 分类号: | F23D14/06;F23D14/64;F23D14/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混炉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混炉头,包括外混炉壳、外混火盖、外混进气装置,外混炉壳上设有进风口,内顶部端装配有外混火盖,外混火盖的内部形成燃烧腔,燃烧腔内底部设置有外混进气装置,外混进气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火帽和进气管,进气火帽设于进气管外侧,侧壁开设有出气口,进气火帽与进气管合围形成混合腔,进气管一端与进气火帽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外混炉壳外部,进气管上连通有第一补风口。该外混炉头,解决了常规外混炉头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使得任何压力的燃料气体都能正常燃烧;同时避免了预混炉头中因空气与燃料气在预混腔中混合时两种气体密度不一致,混合后又可能重新分开的缺点;而且相对于预混炉头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混炉头。
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气体(天然气、煤气、沼气等)炉头大都采用射流原理将空气携带进入预混管(腔)混合后流出进行燃烧,因此,它要求气体压力较高,否则,因射流效果不好而造成燃料气与空气混合效果不好,影响燃料的充分燃烧,降低热效率。众所周知,在气体炉灶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燃料气压力的不稳定和偏低,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现有的炉头普遍存在着对燃料气压力要求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混炉头,解决了现有炉头对燃料气压力要求高的问题,使得任何压力的燃料气体都能正常燃烧,且结构简单,有效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外混炉头,包括外混炉壳、外混火盖、外混进气装置,所述外混炉壳上设有进风口,外混炉壳内顶部端装配有外混火盖,外混火盖的内部形成燃烧腔,燃烧腔内底部设置有外混进气装置,外混进气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火帽和进气管,进气火帽设于进气管外侧,其侧壁开设有出气口,进气火帽与进气管合围形成混合腔,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火帽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外混炉壳外部,进气管上连通有第一补风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外混炉壳的顶部内壁设置有一支撑台阶,下部侧壁开设有供进气管穿出的第一通孔,底部中央开设有进风口,外混炉壳的内部形成送风腔。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外混火盖顶部设置有环形凸台,并通过环形凸台扣合在外混炉壳的支撑台阶上,环形凸台的底壁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有与送风腔连通的纵向风孔,环形凸台的顶端面设置为倾斜面,外混火盖侧壁开设有环向风孔,外混火盖底部中央开设有供进气管穿出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周围开设有第二补风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外混火盖呈筒状结构,外混火盖侧壁上的环向风孔由上至下设置有多排,且环向风孔呈向上倾斜设置,其中,处于中间各排的环向风孔的轴线延长线与外混火盖的中轴线异面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气火帽扣设在外混火盖底部内壁上,进气火帽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顶端与进气火帽的凹槽间隙配合,侧壁开设有喷射口,底端穿出外混火盖并通过进气三通与第二进气管螺纹连接,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穿出外混炉壳并设置有进气口,进气三通上开设有第一补风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进气管与外混火盖底部中央的第二通孔间隙配合,第一进气管侧壁的喷射口与进气火帽侧壁的出气口位置相对应。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补风口设于进气三通底端,且第一补风口与第一进气管同轴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进气管与第一进气管垂直设置,且第二进气管上位于进气口处螺纹连接有三分转四分接头。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裕晨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裕晨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6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房用药片碾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施工板材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