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凸轮轴的止推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6856.9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4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滕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轴 结构 具有 发动机 总成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凸轮轴的止推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凸轮轴的止推结构包括:凸轮轴和凸轮轴轴承盖;其中,所述凸轮轴上设有止推凸肩,所述凸轮轴轴承盖上设有止推槽,所述止推凸肩容纳于所述止推槽中。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发动机的凸轮轴轴向止推面布置在凸轮轴轴承盖上,解决了凸轮轴需要轴向定位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凸轮轴的止推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背景技术
为了限制凸轮轴在工作中的轴向移动或承受锥齿轮在传动时产生的轴向力,凸轮轴需要轴向定位。凸轮轴轴向移动量过大,对于由锥齿轮传动的凸轮轴,会影响配气相位。
如图1所示,上置式凸轮轴通常利用凸轮轴轴承盖101或气缸盖轴承孔的两个端面和凸轮轴102轴颈两侧的凸肩进行轴向定位。其间隙值0.1mm至0.2mm,就是凸轮轴102的最大轴向移动量。
如图2所示,中、下置式凸轮轴的轴向定位通常采用止推板,在第一凸轮轴轴颈和凸轮轴正时齿轮之间装入调整环201,在调整环外再套上止推板202。止推板用螺栓203固定在机体前端面上。调整环201、凸轮轴正时齿轮毂2.4与第一凸轮轴颈端面紧紧靠在一起。由于调整环201比止推板202厚0.08mm至 0.02mm,因此,止推板202与凸轮轴正时齿轮毂204或止推板202与第一凸轮轴轴颈端面之间形成0.02mm至0.08mm的间隙,此间隙即为凸轮轴最大轴向移动量。通过改变调整环201的厚度即可改变凸轮轴轴向移动量。
如图3所示,第三种轴向定位方法是止推螺钉定位。在正时罩盖301上与凸轮轴前端相对应的位置拧入止推螺钉302,使其端部与正时齿轮紧固螺栓303 的六角头端面相距0.10mm至0.2mm时,锁紧止推螺钉302,即可实现凸轮轴的轴向定位。
现在汽油机上常用的是上置式凸轮轴,如图1所示,止推端面可以布置在凸轮轴轴承盖101上,也可以布置在气缸盖上;止推端面通常布置在第一挡处,也可以布置在后面几档处。这种设计需要凸轮轴102布置两个凸肩配合;但有时因为布置空间原因,凸轮轴102上只能布置一个凸肩,这种靠凸轮轴轴承盖 101和气缸盖两个端面止推的形式就不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凸轮轴的止推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用以解决凸轮轴在轴向移动或承受锥齿轮在传动时产生的轴向力,凸轮轴需要轴向定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凸轮轴的止推结构,包括:凸轮轴和凸轮轴轴承盖;
其中,所述凸轮轴上设有止推凸肩,所述凸轮轴轴承盖上设有止推槽,所述止推凸肩容纳于所述止推槽中。
可选地,所述止推凸肩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止推端面和第二止推端面,所述止推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止推面和第二止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止推端面和所述第一止推面相邻,所述第二止推端面和所述第二止推面相邻。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止推端面与所述第一止推面贴合时,所述第二止推端面与所述第二止推面之间留有间隙。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止推端面与所述第二止推面贴合时,所述第一止推端面与所述第一止推面之间留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凸轮轴轴承盖通过螺栓与气缸盖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气缸盖,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凸轮轴的止推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68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行车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