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高压多级压缩的空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7153.8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0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增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增国 |
主分类号: | F04B25/00 | 分类号: | F04B25/00;F04B27/04;F04B39/06;F04B39/1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多级 压缩 空压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高压多级压缩的空压机,包括压缩主机,压缩主机上设置有一偏心曲轴,偏心曲轴的不同偏心段上铰接设置有若干连杆,各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活塞而伸入到相应的压缩缸中;所述压缩缸的头数为四头或六头,每两头压缩缸为一组,同组中两头压缩缸完全分隔开而使各自形成产生压缩空气的独立系统,两头压缩缸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一隔热气隙。本实用新型设计将同组中两压缩缸进行分体设置,从根本上消除了同组两压缩缸的散热干涉,能有效提升各个压缩缸的散热性能,降低压缩缸的工作温度,使得整个空压机最大可做到四到六级压缩,可以获得更高压力的产品,降低各级压比,使各级排气温度下降,减少机油损耗,提高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压机,具体为一种中高压多级压缩的空压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现有空压机(包含无油空压机)主要包括有压缩主机1′,压缩主机1′上设置有一偏心曲轴2′,偏心曲轴2′的不同偏心段上铰接设置有若干连杆3′,各连杆3′的另一端铰接有活塞4′而伸入到相应的压缩缸5′中,压缩缸5′顶部设置有带有多个阀组61′的阀板6′。在使用中,通过偏心曲轴2′机构的转动带动连杆3′依序摆动,进而使连杆3′另一端的活塞4′在压缩缸5′的缸体中往复伸缩,活塞4′的伸缩结合阀板6′上阀组61′的不断开闭缸盖7′,以实现压缩机的压缩工作。
在此,以上压缩缸5′的数目一般为四头或六头。其中四头压缩缸的结构如图1和2所示,其以两头压缩缸为一组而分成两组,同组中压缩缸5a′、5b′的缸体为一体结构,两组压缩缸5′以V形的方式设置在压缩主机1的上面。而六头压缩缸5′的结构如图3和4所示,它同样以两头压缩缸为一组而分成三组,同组中压缩缸5a′、5b′的缸体为一体结构,三组压缩缸以“W”字形的方式设置在压缩主机1的上面。
在以上结构中,无论是四头还是六头的结构中,同组中压缩缸5a′、5b′的缸体、阀组61′和缸盖7′都为连体结构,这种连体缸体结构的优点是曲轴短且每头压缩缸的布局比较简单,占用空间少,但其在散热上存在很大问题,工作中同组中两缸体的散热会造成严重干涉叠加,其结果会导致每个压缩缸5′温度以双倍的速度升高,而在众多配件中,阀板6′的温度是其中最高的,温度过高很容易使阀板6′上的阀组61′结碳,影响使用寿命。在实际中,因压缩比与温升是成正比的,为避免工作温度过高将部件损坏,只能是以牺牲压缩比来使用,而这将严重影响空压机的最终压缩级别,最大只能做到三级压缩,且各级压缩的压比较高,造成各级排气温度较高,其将严重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致使该类压缩机难以满足高压缩场景的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中高压多级压缩的空压机,其将同组中两压缩缸的缸体、阀组和缸盖分体设置,使得两压缩缸各自成独立的压缩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了同一角度上同组压缩缸的散热干涉,能有效提升各个压缩缸的散热性能,降低压缩缸的工作温度,使得整个空压机最大可做到四到六级压缩,可以获得更高压力的产品,降低各级压比,使各级排气温度下降,减少机油损耗,提高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高压多级压缩的空压机,包括压缩主机,压缩主机上设置有一偏心曲轴,偏心曲轴的不同偏心段上铰接设置有若干连杆,各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活塞而伸入到相应的压缩缸中;所述压缩缸的头数为四头或六头,每两头压缩缸为一组,其特征在于:同组中两头压缩缸完全分隔开而使各自形成产生压缩空气的独立系统,两头压缩缸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一隔热气隙。
更具体的,每个上述压缩缸的周边和顶端均设置有散热翅片。
本实用新型同组中的两头压缩缸完全分隔设置,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一道隔热气隙,使得两压缩缸各自成独立的压缩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了同一角度上同组两压缩缸的散热干涉和叠加,其能有效降低每头压缩缸的工作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增国,未经孙增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7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埋弧自动焊焊剂回收装置
- 下一篇:电芯自动对位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