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9827.8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0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洁;国伟辉;冯豆;谭勇;张奥;张钊瑞;荆林远;孟晗;李朋宇;闫帅;孔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1/24 | 分类号: | A42B1/24;A42B1/08;A42B3/04;A42B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 安全帽 | ||
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包括帽体及帽檐,所述帽体内侧的顶部设有近电感应装置,所述近电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均包括正极性板及负极性板,正极性板及负极性板相对设置,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与电场检测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在外部大体上不改变的情况下进行近电检测,并且,采用无线充电的形式,简化了充电步骤,在电力操作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触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
背景技术
电力施工及电力操作过程中对安全的要求原来越高,安全帽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同时,防触电也是重点防护方面。由此,市面上便出现各种近电报警安全帽。例如申请号为201620227654.2公开的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虽然都能进行近电检测,但大多数近电检测的安全帽均改变了帽体的外部结构,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方便,并且容易发生磕碰,造成损坏,施工人员大多不愿选择配戴;同时常规的近电报警安全帽充电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克服了传统近电报警安全帽外部结构不规整,易发生磕碰造成损坏,并且充电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包括帽体及帽檐,所述帽体内侧的顶部设有近电感应装置,所述近电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均包括正极性板及负极性板,正极性板及负极性板相对设置,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与电场检测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的正极性板设于负极性板上方,在帽体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无线充电极板,无线充电极板与正极性板相对设置,无线充电极板及正极性板与无线充电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帽体的顶部设有开槽,用于放置无线充电极板。
优选的,所述开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导线孔。
优选的,所述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检测电路包括LED 灯及蜂鸣器,所述LED灯设于帽檐的下方,所述蜂鸣器设于帽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设于盒体中,盒体固定设于帽体内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中部设有隔板,所述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设于隔板的上方,在隔板的下方设有电路板及锂电池,在隔板的中部设有第二导线通孔。
优选的,所述正极性板及负极性板之间设有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帽体的内侧还设有用于与头部接触的缓冲带,在缓冲带的中部设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电场检测电路及无线充电电路均与系统供电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电报警安全帽,在外部大体上不改变的情况下进行近电检测,并且,采用无线充电的形式,简化了充电步骤,在电力操作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场检测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供电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98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型锚栓组件的螺母
- 下一篇: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循环冷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