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NGL-CNG合建站冷热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1507.6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6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江晓军;程德才;刘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兴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3/00 | 分类号: | F28D3/00;F28F25/06;F25D3/10;F17C7/04;F17C1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程宇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ngl cng 合建 冷热 循环 利用 系统 | ||
CNGL‑CNG合建站冷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系统和循环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主体系统包括按照高温高压天然气冷却工艺流程方向依次连通的冷却器、中间循环水池、第一水泵和LNG高压空温式气化器,所述LNG高压空温式气化器顶部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所述循环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沉砂池、集水池、补给水源和第二水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充分利用两套系统的“废弃能量”实现互补,综合利用,实现冷、热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循环利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 CNGL-CNG合建站冷热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LNG常压下沸点为-162℃,具有高品位冷能,高达870kJ/kg。 L-CNG站以LNG为原料,通过柱塞泵加压至20MPa后经空温式气化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气化CNG气体,气化的过程释放出冷能到空气中,出现气化器结冰、气化器周边出现雾气、气化器附近温度降低的情况。现有技术当中并不能利用这部分冷能,并且化冰还需额外使用水进行冲淋辅助。
城市内传统CNG生产工艺为管道气经过压缩机直接压缩至20MPa,压缩过程中天然气温度最高可达200℃,通过循环冷却水或空气来冷却,空气升温后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若是循环冷却水则回到开式或闭式冷却塔对升温后的循环水散热降温。即水冷压缩机需要额外的手段和能耗来对循环水降温。开式冷却塔水耗高、闭式冷却塔则成本高。
冷能直接释放到空气中,产生大量积聚在地面附近的白雾,影响站区内视野和作业安全;且连续使用气化器结冰严重,对除冰过程造成较大影响。而CNG系统的冷却水获得的热量又需要通过机械的方式散发到空气中,无法形成有效的利用,造成冷能和热能的浪费。
有鉴于此,亟需设计出CNGL-CNG合建站冷热循环利用系统。充分利用两套系统的“废弃能量”实现互补,综合利用,实现冷、热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 CNGL-CNG合建站冷热循环利用系统。充分利用两套系统的“废弃能量”实现互补,综合利用,实现冷、热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CNGL-CNG合建站冷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主体系统和循环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主体系统包括按照高温高压天然气冷却工艺流程方向依次连通的冷却器、中间循环水池、第一水泵和LNG高压空温式气化器,所述LNG高压空温式气化器顶部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所述循环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沉砂池、集水池、补给水源和第二水泵;
工作时,高温CNG释放的热能被循环冷却水吸收后升温进入所述中间循环水池,经过所述第一水泵加压喷淋在所述LNG高压空温式气化器上,所述LNG高压空温气化器中的LNG、低温气体和所述LNG高压空温气化器上的冰共同吸收喷淋热水的热量,热水吸收所述LNG的冷能和冰的冷能后温度降低,经过所述沉砂池后进入所述集水池;所述补给水源自动为所述集水池补给水,最后所述第二水泵将集水池中的水送入所述冷却器,完成一个热、冷利用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LNG高压空温式气化器包括:翅片管和支架,所述翅片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基础上。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管包括一体成型的中心部和翅片,所述翅片以中心部的圆心向外呈发散状分布并且按照圆周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LNG高压空温式气化器共设置有8排翅片管,每排翅片管共设置有8列,每排按照所述LNG高压空温式气化器翅片管位置间隔处设置有所述喷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为喷淋头,所述翅片管靠近所述 LNG高压空温式气化器进液端由于吸热量大,所述翅片管设置8个喷淋头以增大冲击力,远离所述LNG高压空温式气化器进液端翅片管设置12个所述喷淋头。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为不锈钢管时,可直接钻设喷淋孔替代喷淋头,所述喷淋孔的布置方式同喷淋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兴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兴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1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箱梁施工的桁架式钢筋自动上料绑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护理用设备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