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榨油机的绞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2664.9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田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德富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榨油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榨油机的绞龙结构,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挡圈,所述主轴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挡圈的右侧键连接有第一榨螺,所述主轴的外表面上且位于第一榨螺的右侧键连接有第二榨螺,所述主轴的外表面上且位于第二榨螺的右侧键连接有第三榨螺。该新型榨油机的绞龙结构,通过设置将主轴外表面上的原厂货第三榨螺倒装,使得榨镗动力学原理巅覆,加大油料在镗内翻滚摩擦力,倒装的技术让其动力学原理改变,机械新运作的结构改进后,使得机器效率与以往相比翻倍,得到更高的工作产值,达到了工作产值高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榨油机机械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食用油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榨油机的绞龙结构。
背景技术
榨油机就是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榨油机可分为家用榨油机、水压机制油机、螺旋制油机、新型液压榨油机、高效精滤榨油机、全自动榨油机,榨油机主要零部件:榨螺、出渣捎头、锁紧螺母、挡圈、榨螺轴、长键、紧定螺母、调节螺栓、含油套、大手柄、轴承、圆螺母、保护帽、条排、条排圈、园排、榨笼等。
随着科技快速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榨油机应运而生,而现有的榨油机虽能榨出高品质食用油,但是榨油机的机械效率较低,不能充分的利用机械的动力,使得工作产值较低,严重影响了食用油的生产效率,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故而提出了一种新型榨油机的绞龙结构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榨油机的绞龙结构,具备工作产值高等优点,解决了榨油机机械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食用油生产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工作产值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榨油机的绞龙结构,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挡圈,所述主轴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挡圈的右侧键连接有第一榨螺,所述主轴的外表面上且位于第一榨螺的右侧键连接有第二榨螺,所述主轴的外表面上且位于第二榨螺的右侧键连接有第三榨螺,所述第三榨螺倒装,所述第三榨螺和第四榨螺的螺旋底面均为锥形,且底径逐渐增大,所述主轴的外表面上且位于第三榨螺的右侧键连接有第四榨螺。
优选的,所述主轴为实心圆柱体,所述第一榨螺的长度小于第二榨螺和第三榨螺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榨螺、第二榨螺、第三榨螺和第四榨螺均使用球墨铸铁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三榨螺的螺距比第一榨螺的螺距小,所述第四榨螺的螺旋面深度比第三榨螺的螺旋面深度小。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榨油机的绞龙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新型榨油机的绞龙结构,通过设置将主轴外表面上的原厂货第三榨螺倒装,使得榨镗动力学原理巅覆,加大油料在镗内翻滚摩擦力,倒装的技术让其动力学原理改变,机械新运作的结构改进后,使得机器效率与以往相比翻倍,得到更高的工作产值,达到了工作产值高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榨油机机械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食用油生产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2第一榨螺、3第二榨螺、4第三榨螺、5第四榨螺、6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德富,未经田德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2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种植大棚引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力辅助窝眼轮式谷子排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