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5129.9 | 申请日: | 2020-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6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钟悦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悦扬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山体 生态 修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待修复山体,待修复山体上顶部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铺设框,铺设框内设置有连通孔,铺设框设置有防护装置,铺设框之间通过衔接装置进行连接,铺设框两侧上设置有紧固块,紧固块上通过钢筋与待修复山体进行连接,铺设框与待修复山体之间铺设有添加土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待修复山体上设置添加土层,在添加土层上设置防护管来对土层进行防护,并在待修复山体顶部设置蓄水槽对水流进行阻挡,有效减小水流对土层的影响,通过设置铺设框与防护管,在防护管上设置滴灌孔,并通过在滴灌孔来对土层进行滴灌,有效避免人工浇灌时意外产生,并节省人力物力,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石山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修建以及采矿、采石等对山体造成的破孔日益严重,如原来坡度较缓的山体成为陡峭山壁,山体上的原有植被被严重破坏,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另外,还容易发生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不仅造成交通堵塞、矿厂停工,严重的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尤其是在降雨集中的雨季。
目前对被破坏的山体进行修复的技术主要有:在山体打孔,水泥埋设螺纹钢作支架,码放植入了草籽和紫槐种子的植生袋,在螺纹钢上焊接钢筋网等罩住植生袋,浇水促进种子发芽生长,恢复山体。
在一些倾角大于45°的山体,通过现有的结构进行修复时,在雨水的冲刷下会造成泥土流失,植入了草籽和紫槐种子会造成流失,且现有的方式在进行浇水时极为的不方便,人员在倾角大于45°的山体进行行走浇灌时,具有安全隐患,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方式在进行浇水时极为的不方便,人员在倾角大于45°的山体进行行走浇灌时,具有安全隐患,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其能有效实现对添加土层的防护,并实现自动滴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待修复山体,所述待修复山体上顶部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多个铺设框,所述铺设框内设置有连通孔,所述铺设框内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铺设框之间通过衔接装置进行连接,所述铺设框两侧上设置有紧固块,所述紧固块上通过钢筋与待修复山体进行连接,所述铺设框与待修复山体之间铺设有添加土层。
优选地,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铺设框内侧壁处的多个防护管,所述防护管相互交错设置,且位于交错位置的所述防护管底部开设有滴灌孔,所述防护管贯穿铺设框侧壁,并与连通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衔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铺设框相对侧壁上的衔接块,所述衔接块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应块,所述对应块底部设置有衔接柱。
优选地,所述铺设框上开设有与衔接块对应的衔接槽,所述衔接槽侧壁开设有两个对应槽,所述对应槽底部开设有与衔接柱相适配的衔接孔。
优选地,所述紧固块侧壁设置有连接块,与紧固块相对的所述铺设框侧壁上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连接槽。
优选地,所述添加土层厚度应大于10cm,所述钢筋插入待修复山体深度应大于50cm。
优选地,所述铺设框与防护管均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待修复山体上设置添加土层,在添加土层上设置防护管来对土层进行防护,并在待修复山体顶部设置蓄水槽对水流进行阻挡,有效减小水流对土层的影响。
2、通过设置铺设框与防护管,在防护管上设置滴灌孔,并通过在滴灌孔来对土层进行滴灌,有效避免人工浇灌时意外产生,并节省人力物力,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悦扬,未经钟悦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5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结构
- 下一篇:船艇加压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