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磁吸收纳数据充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5300.6 | 申请日: | 2020-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9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覃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桂荣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3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吸收 数据 充电 | ||
一种荧光磁吸收纳式数据充电线,其特征是包括数据充电线本体,安装在所述数据充电线本体左端的手机接插口,安装在所述数据充电线本体右端的电源接插口,所述数据充电线本体的管外套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之间套装有环形磁铁,所述定位管为软质的PVC管,其内径略大于数据充电线本体的外径,其数量大于两根,其长度相同,所述软质的PVC管内均匀嵌装有荧光粉颗粒,所述荧光粉颗粒均匀包容在软质的PVC管体内部和表面,本实用新型不但在光亮的环境下可以有序收纳数据充电线,而且在突然停电或光线暗淡的环境下也能有序收纳数据充电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线,特别指的是一种荧光磁吸收纳数据充电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成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备用具,然而,由于手机的电量有限,续航时间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些上班时必须携带充电线,而充电线比较长且不易盘卷,无论装在包里还是口袋里都会乱作一团,不但使人不适,而且会损坏充电线。专利2020207100891虽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磁吸收纳充电线,但是,这种结构的充电线必须有序地人为折叠,才能将对应的磁铁摆放在同一位置,使其相互吸合,达到收线的目的,如果在突然停电或者光线暗淡的特殊环境下,我们肉眼不能看清充电线时,要想收纳充电线,各磁铁之间会乱吸成一团,根本达不到有序收纳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荧光磁吸收纳数据充电线。
本实用新型包括数据充电线本体,安装在所述数据充电线本体左端的手机接插口,安装在所述数据充电线本体右端的电源接插口,所述数据充电线本体的管外套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之间套装有环形磁铁。
所述定位管为软质的PVC管,其内径略大于数据充电线本体的外径,其数量大于两根,其长度相同。
所述软质的PVC管内均匀嵌装有荧光粉颗粒,所述荧光粉颗粒均匀包容在软质的PVC管体内部和表面,形成一根会发光的PVC软管,所述会发光的PVC软管是由PVC原料混合荧光粉颗粒注塑成型。
所述环形磁铁为圆环状永磁铁,其内外径与定位管的内外径相同,其数量比定位管大一,其宽度相同。
所述环形磁铁有两种,一种内环为环形磁铁的N极,外环为环形磁铁的S极,另一种内环为环形磁铁的极S,外环为环形磁铁的N极。
所述环形磁铁和定位管都套装在同一根数据充电线本体上,一个环形磁铁对应套装有一个定位管,第1-3个环形磁铁的环外为N极,环内为S极,第4-6个环形磁铁的环外为S极,环内为N极,第7-9个环形磁铁5的极性与第1-3个环形磁铁的极性相同,收纳时,以三根定位管所在的数据线区域为一个单位收纳圆圈时,第1、4和7个环形磁铁依序相吸,第2、5和8个环形磁铁依序相吸,第3、6和9个环形磁铁依序相吸,整条数据充电线被盘成小圆圈叠放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但在光亮的环境下可以有序收纳数据充电线,而且在突然停电或光线暗淡的环境下也能有序收纳数据充电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纳后的侧面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纳后的顶面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环形磁铁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吸收纳式数据充电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桂荣,未经覃桂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5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插接件
- 下一篇:一种带有主副电缆通道的电缆保护管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