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技术服务用环境监测采样用定量加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6643.4 | 申请日: | 202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4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刘亚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G01N1/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06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技术服务 环境监测 采样 定量 加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技术服务用环境监测采样用定量加注器,涉及加注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加注器在定量加注吸收液时需要工作人员紧盯刻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一种技术服务用环境监测采样用定量加注器,包括定量杆;所述定量杆固定连接在复位筒的内部。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限位块控制活塞杆的下行行程来实现定量加注吸收液的功能,根据定量杆杆体刻度通过定量螺母调节定量杆的高度,在活塞杆下行加注吸收液的时候能够通过齿条的轮齿卡接限位块的卡齿带动限位块一并下行,最后限位块卡接在加注筒的顶部使得活塞杆无法继续下行加注吸收液,在与定量杆的配合作用下即可完成定量加注吸收液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注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技术服务用环境监测采样用定量加注器。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采样是环境监测的组成部分。它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种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标准的总称。环境监测是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的监视性测定活动,通常包括物理指标测定,化学指标测定以及生态系统的测定。
如申请号为:CN201621340701.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技术服务用环境监测采样用定量加注器,包括挂钩、连接杆、半圆形连接环、开口槽、环形底板、加长管、底管、管道、密封塞以及锥形密封槽,环形底板上对称加工有两个开口槽,开口槽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固定有挂钩,半圆形连接环后端对称固定着两个连接杆,该设计可悬挂,也便于拿取,加长管装配在底管内端上,该设计可调节容器长度,加大使用范围,锥形密封槽上端设有密封塞,密封塞安装在管道内,管道上端设置有底管,该设计可在排液时密封住管道,防止泄漏,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实现悬挂,加大使用范围,提高加注效率。
目前在环境监测采样时,需要配置一定体积的吸收液,现有的加注器在使用时,为了保持定量加注吸收液,需要工作人员紧盯刻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用不方便,加注效率不高,且多次定量加注时,每次加注需要计算加注器内溶液剩余量的多少,步骤繁琐,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技术服务用环境监测采样用定量加注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服务用环境监测采样用定量加注器,以解决现有加注器在使用时,为了保持定量加注吸收液,需要工作人员紧盯刻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用不方便,加注效率不高,且多次定量加注时,每次加注需要计算加注器内溶液剩余量的多少,步骤繁琐,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服务用环境监测采样用定量加注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技术服务用环境监测采样用定量加注器,包括加注筒,活塞杆,限位块和定量杆;所述加注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插接有复位筒;所述活塞杆插接在加注筒的内部,且活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环;所述限位块插接在复位筒顶端的内部;所述定量杆固定连接在复位筒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杆体侧面设有单朝向的齿条,且限位块的一端为卡齿设计,所述活塞杆齿条轮齿的朝向与限位块卡齿的朝向反,且当活塞杆下行时齿条的轮齿与限位块的卡齿咬合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量杆的底部杆体设有螺纹,且定量杆的底部通过螺纹拧接有定量螺母,所述定量杆的杆体和加注筒的筒体外部均设有表示内部加注筒内部容积的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筒为圆筒形状设计,所述复位筒的内部设有顶簧a,且顶簧a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复位筒内部避让槽的顶部和固定壳的内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筒的顶部设有限位槽,且限位块一端设有挡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设有顶簧b,且顶簧b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和限位块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未经陈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6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