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桥工程用基桩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9173.7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7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炎;王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梅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禾共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9 | 代理人: | 方永清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抗英大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用基桩 加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桥工程用基桩加强结构,包括基桩,所述基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基桩外表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基桩固定套,所述基桩固定套包括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所述基桩固定套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左侧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左端和右侧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左侧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右端和右侧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支撑腿,能够使基桩固定套和底座能够固定牢固,从而使基桩与桥梁的连接更有支撑力,解决了现有的基桩加固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路桥工程用基桩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建筑是跨越江河、山洞,供人、车行的人工构造物。桥梁建筑的发展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密切相关,应当说它源自远古自然,或许一棵树偶然倒下横过溪流,蔓藤从河一岸的一棵树到另一岸的一棵树; 天然洞穴就是最早的天然桥梁,在公元前4OOO年,人类开始定居,过着部落生活,开始更多地考虑永久性的桥梁,早期的桥梁均利用天然材料,简易而跨越能力极弱且不耐久。此后,砖的发明开始了人工材料应用的历史,面铁的发明方面为开采石头护大其应用提供了可能,同时铁用于桥梁引起了桥梁技术的极大进步,在路桥工程建设中需要对基桩进行加固,但现有的基桩加固效果不好,不便于工人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桥工程用基桩加强结构,具备加固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基桩加固效果不好,不便于工人安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桥工程用基桩加强结构,包括基桩和第三固定板,所述基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基桩外表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基桩固定套,所述基桩固定套包括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所述基桩固定套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左侧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左端和右侧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左侧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右端和右侧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二螺栓螺纹连接于底座内腔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固定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一螺栓螺纹连接于底座内腔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基桩固定套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套左侧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通过滑槽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套右侧的内腔,所述第二固定套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三螺栓连通于第二固定套和插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三螺栓的数量为6个。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桥工程用基桩加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支撑腿,能够使基桩固定套和底座能够固定牢固,从而使基桩与桥梁的连接更有支撑力,解决了现有的基桩加固效果不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和插板能够使基桩固定套能够活动连接,最后再通过第三螺栓进行固定,达到了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桩固定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梅,未经王小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9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土工程用施工水储存罐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的桥路工程用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