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机盘管智能温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9462.7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1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娜;杨慧平;文海;孙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优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8 | 分类号: | F24F11/58;F24F11/89;F24F11/88;F24F11/64;F24F11/84;F24F1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智能 温度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需布线、易多台协同、控温精度好的风机盘管智能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度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和控制面板两部分,相互之间形成可无线通信的物联网络。控制器用于控制风机盘管的电动阀或电动风阀等执行器,安装在风机盘管上,主要包括电源模块、第1无线通信模组、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等四部分,其中:电源模块以交流市电为输入,为第1无线通信模组和控制模块供电;第1无线通信模组为控制模块提供无线传输通道;控制模块根据控制面板发出的指令以及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比较结果,向风机盘管电动阀或电动风阀等执行器发出控制信号;温度传感器通过外置信号线接入控制模块,采集室内温度并传入控制模块。控制面板用于人机交互,安装在所需位置,主要包括供电模块、第2无线通信模组、面板处理模块和交互面板等四部分,其中:供电模块为第2无线通信模组和面板处理模块供电;第2无线通信模组为面板处理模块提供无线传输通道;面板处理模块根据交互面板传来的人机交互结果,转换为控制指令;交互面板提供开机、关机、设定温度、选择模式等人机交互功能。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温度控制器。
2背景技术
风机盘管是风机盘管的简称,是中央空调系统一种常用的供冷/供热末端装置,主要由风机、电动机和盘管(空气换热器)组成,原理是通过盘管管内流过冷冻水或热水实现与管外空气换热。而风机盘管温度控制器则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室内温度,然后与设定温度相比较,对风机盘管及电动阀或电动风阀等执行器进行控制,以达到通过中央空调系统来调节室内温度、提高环境舒适性、节省能源的目的。
目前,风机盘管温度控制器在原理上主要包括控制面板、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三部分,无论是机械式,还是电子式,一般为一体化构成的单体。为便于人机交互,温度控制器一般安装在所需位置,而被控制对象——风机盘管(属中央空调末端系统)却距离温度控制器比较远,需要采用距离较长、数量较多的控制信号线将温度控制器与中央空调末端系统进行连接,以便温度控制器对风机盘管及电动阀或电动风阀等执行器进行控制。
这种温度控制器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当控制信号线出现断线故障,检修十分困难;二是温度传感器被集成在温度控制器内,由于温度控制器需要较大控制电流,会导致温度控制器自身会发热,使采集到的温度和实际的室内温度有较大差异,致使温度控制精度较差;三是若要实现多个风机盘管的集中控制或协同控制,则需要解决复杂控制信号线的连接与设置问题;四是开关控制、温度设定、模式选择等都人机交互一般在现场进行,很难与室内其他电器设备进行智能协同。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楼宇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有的在温度控制器上增加了通信模块,使得温度控制器可以通过工业总线、以太网络或无线网络实现中央空调的集中监控,但是存在布线复杂、控温精度差、多台协同难等不足。特别是,随着中央空调末端系统规模的增大,采用上述温度控制器的中央空调系统,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由于复杂的布线或控制逻辑,导致实施工程量随之增大,后期检修维护也显得极为困难。
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风机盘管智能温度控制器(以下简称智能温控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优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优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94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健康电视以及体温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钎焊蜂窝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