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辆水箱和油底壳防护板及重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0445.5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武兴 |
主分类号: | B60R19/54 | 分类号: | B60R19/54;B60R1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401320 重庆市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车辆 水箱 油底壳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车辆水箱和油底壳防护板,包括前护板(1)和底护板(2),所述前护板(1)包括前挡板(1a)和斜挡板(1b),所述前挡板(1a)前端设有连接板(3);所述底护板(2)两端对应设有一对第一支撑板(4);所述前护板(1)可覆盖车辆水箱和车辆中冷箱,所述底护板(2)可覆盖车辆的油底壳;采用本方案设计的一种重型车辆水箱和油底壳防护板能有效的保护车辆底部的水箱、中冷箱、油底壳、脚踏板支架等结构部件,避免车辆零件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护作用的车辆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型车辆水箱和油底壳防护板。
背景技术
重型车辆一般在山间矿场、建筑工地等环境恶劣场地使用。这些场地路面不平整,常有较大的碎石、建筑垃圾,容易碰撞到车辆底部重要的零部件,例如水箱、中冷箱、油底壳、脚踏板支架等,从而导致其零部件损坏。严重的可能直接造成破损,引起漏油、漏水等现象。申请人在2019年5月8日申请了公开号为CN210139843U ,专利名称为“一种重型车辆用的防护板及重型车辆”,这个方案中,如果路面不平或者车底有大块硬质物体,尤其在倒车行驶时,容易碰撞车辆底部导致油底壳损坏,进而影响发送机的工作状态;如果仅仅是加长护板,护板的重量会增大,不增加额外支撑的情况下,安装稳定性会较差;并且靠近油底壳底部附近的车底结构较复杂,包括弹簧钢板等结构,并且油底壳底部附近可供安装的位置较少,能够提供稳定的安装结构只有车辆大梁,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开发一种安装后能够工作稳定,在不损坏大梁的情况下,也能有效的保护车辆底部的水箱、中冷箱、油底壳、脚踏板支架等结构的防护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型车辆水箱和油底壳防护板,在不损坏车辆自身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使重型车辆无论在前进或者倒退的行驶中,都能有效的保护车辆底部的水箱、中冷箱、油底壳、脚踏板支架等结构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车辆水箱和油底壳防护板,包括前护板和底护板,所述前护板包括前挡板和斜挡板,所述前挡板前端设有连接板;所述底护板两端对应设有一对第一支撑板;所述前护板可覆盖车辆水箱和车辆中冷箱,所述底护板可覆盖车辆的油底壳。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设在底护板末端位置的板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向外侧倾斜。
进一步,所述底护板中部的两端对应设有一对第二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斜挡板的两端对应设有一对第三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底护板末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弧形翻边。
进一步,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通过安装板与底护板和斜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焊接在底护板和斜挡板上,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与安装板螺栓连接和点焊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支撑部和安装部,所述支撑部向外倾斜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和安装部之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卡台。
进一步,所述前护板和底护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护板和底护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型车辆水箱和油底壳防护板,能够在重型车辆前进或后退的行驶中,能够有效的保护车辆底部的水箱、中冷箱、油底壳、脚踏板支架等重要的结构部件,避免车辆损坏,防尘防土,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好,可以根据不同车辆型号调整大小,适用性较强;并且安装方便、稳定,不会影响车辆性能。其中第一支撑板的卡台抵在大梁的下端面,第一支撑板安装部设置螺栓孔安装在大梁的侧端面,这样的设计是利用了大梁自身的结构,不需要在大梁上开孔,即可实现安装;第一支撑板向外侧倾斜是为了避开弹簧钢板等部件。底护板上还设有机油孔,是为了不需要拆卸本申请的防护板即可方便更换机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武兴,未经李武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0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