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0847.5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6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凤飞 |
主分类号: | B60L53/20 | 分类号: | B60L53/20;B60L53/22;H02J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黄炜 |
地址: | 510655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能用 蓄电池 充电器 连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了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涉及蓄电池充电器领域,包括两个防水壳的内部均开设有防水腔,其中一个防水壳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琐环,琐环底端开设有第一卡槽,其中另一个防水壳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壁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本实用新型利用防水壳和琐环相配合的设置方式,两个防水壳将充电器本体包裹起来,琐环与第二卡槽卡接,将两个放水箱进行简易的固定,有利于对充电器本体的防水保护,因其在防水壳内部,不会受到水,对充电器本体实现密闭性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充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蓄电池充电器,将高频开关电源技术与嵌入式微机控制技术有机地结合,运用智能动态调整技术,实现优化充电特性曲线,有效延长蓄电池额使用寿命,它采用恒流、W阶段、恒压、小恒流四个阶段充电方式,具有充电效率高,可靠性高、操作简便,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
普遍常见的蓄电池充电器--电动车充电器,一般电动车充电器输入端接外接电源,输出端接蓄电池,但一般电动车充电器无法实现防水,若出现雨天,在外充电的电动车面临充电器损坏的情况,因外部设有散热孔,无法进行防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充电器的连接机构,包括防水壳,两个所述防水壳的内部均开设有防水腔,其中一个所述防水壳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琐环,所述琐环底端开设有第一卡槽,其中另一个所述防水壳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壁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
优选的,其中另一个所述防水壳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动块与第二滑槽滑动穿插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卡块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内壁的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第二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套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水壳之间设置有充电器本体,所述充电器本体两端均设置有导线。
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水壳的一侧均设置有散热扇。
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水壳的另一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散热孔,两个所述防水腔的边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防水壳和琐环相配合的设置方式,两个防水壳将充电器本体包裹起来,琐环与第二卡槽卡接,将两个放水箱进行简易的固定,有利于对充电器本体的防水保护,因其在防水壳内部,水进入不到防水壳内,对充电器本体实现密闭性保护。
(2)本实用新型利用散热扇与第一散热孔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充电器本体充电时,散热扇也跟随启动,有利于充电器本体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二散热孔向防水腔内流动,随之散热扇将热量吹向第一散热孔,便于充电器本体的隔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凤飞,未经陈凤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0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加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动光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