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1916.4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6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炳波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2J3/3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1 | 代理人: | 黄波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空气 储能式削峰填谷 动力 系统 发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下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涉及空气能技术领域、电力和发电技术领域,该井下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包括空气压缩装置、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空气用能设备和压缩空气发电装置;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可以提供压缩空气能源直接用于生产,也可以利用压缩空气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并将电能输出至电力交流侧,实现并网发电,也可以不并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式井下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和发电系统,具备利用空气储能载体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电力消费的时间和方式,促进均衡用电,改善电网经济运行,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和合理使用,使用电企业从中受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能技术领域、电力技术领域和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井下压缩空气储能式动力系统和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发电系统,具备利用空气储能载体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电力消费的时间和方式,促进均衡用电,改善电网经济运行,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合理使用,使用电企业从中受益。
背景技术
削峰填谷是调整用电负荷的一种措施。根据不同用电企业的用电规律,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用电企业的用电时间,以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低谷。减小电网负荷峰谷差,使发电、用电趋于平衡。削峰填谷管理是电力负荷转移管理主要工作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电力消费的时间和方式,促进均衡用电提高电网负荷率,改善电网经济运行,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和合理使用,同时也使用电企业从中受益。初期,通过指导用电企业调整生产班次或调整上下班时间,高峰停运大型用电设备,达到错峰用电;随后又研究推出了与用电企业利益挂钩的经济激励措施,进一步鼓励用电企业自愿改变用电时间和用电方式,同时,用电企业也减少了电费支出。通过削峰填谷管理,提高用电企业电能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网负荷率,达到电力供需平衡,实现电网经济运行,并使用电企业受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一方面,电网负荷迅速增长,峰谷用电差不断加大,而电网的调峰能力受到限制且调峰成本高。由于用电企业负荷的随机性,增加调峰电厂容易造成整体效率低下,而单独增加储能系统进行削峰填谷暂不具备经济性,建抽水蓄能电站等方式又受限于地理条件。
另一方面,用电企业自愿改变用电时间和用电方式对削峰填谷作用不大,企业资源利用蓄电池等设施进行削峰填谷,投资成本太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用电量的增加,企业进行削峰填谷积极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储能式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利用企业现有的或者闲置的井下设施进行储能,加以改造起到空气储能载体削峰填谷的作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储能式动力系统,包括空气压缩装置、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空气用能设备和利用压缩空气发电装置。压缩空气本身即可作为一种能源进行生产利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空气压缩装置与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相连接;空气用能设备与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相连接。具体结构示意图见附图1。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空气压缩装置包括多个,每个空气压缩装置均与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相连接;空气用能设备与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相连接。具体结构示意图见附图2。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电电源,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可能的实施方式任一项提供的储能式动力系统,还包括利用压缩空气发电装置和并网接入电源系统。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空气压缩装置与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相连接;压缩空气发电装置两端与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和电网侧相连接;空气用能设备与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相连接。具体结构示意图见附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炳波,未经张炳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1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C型锁扣钢管桩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抹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