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极式钛合金电导率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3165.X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2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水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7 | 分类号: | G01N2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99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极式 钛合金 电导率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导率电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四极式钛合金电导率电极,包括电极杆、温度电极、钛合金棒、定位套和电极屏蔽线,所述电极杆整体呈管状结构,其内部中空,所述定位套配合设置在电极杆内部;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温度电极、钛合金棒对应设置在定位套的固定孔中;所述电极屏蔽线从电极杆端面穿出,电极屏蔽线与温度电极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线性好、抗信号干扰性强、测量范围宽的优点,可应用于5μS/cm~200mS/cm的水质环境监测;且装置密封性能优越、不渗液、不漏液、电导池常数稳定,在测量高浓度溶液时,不出现数据间歇式跳动现象或假数据、清洗方便、使用寿命长、维护量低、可用于除纯水外的,各种在线监测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导率电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极式钛合金电导率电极。
背景技术
电导率电极,简称为电导电极,其结构原理有区别于pH电极。电导电极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二电极式电导电极、多电极式电导电极。电导率电极是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简化了功能,从而具有了特别强的价格优势,清晰的显示、简易的操作和优良的测试性能使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可广泛应用于火电、化工化肥、冶金、环保、制药、生化、食品和自来水等溶液中电导率值的连续监测。
目前四极式电导率电极,多为眼型石墨结构或一字型钛合金结构。眼型石墨结构、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清洗不方便。而一字型钛合金结构虽制作简单、但在测量高浓度溶液时,时常出现数据间歇式跳动现象,到浓度超过100mS/cm时,电极功能则失效、数据为零或出现假数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极式钛合金电导率电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极式钛合金电导率电极,包括电极杆、定位套、温度电极、钛合金棒和电极屏蔽线,所述电极杆整体呈管状结构,其内部中空,所述定位套配合设置在电极杆内部;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温度电极、钛合金棒对应设置在定位套的固定孔中;所述电极屏蔽线一端从电极杆端面穿出,电极屏蔽线另一端与温度电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钛合金棒包括第一钛合金棒和第二钛合金棒,所述第一钛合金棒和第二钛合金棒分别设置有两根;所述温度电极设置在定位套的中心部位,两根第一钛合金棒关于温度电极呈中心对称设置,两根第二钛合金棒关于温度电极呈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钛合金棒的直径为1.8mm~2.2mm,第二钛合金棒的直径为3.8mm~4.2mm,且第一钛合金棒、第二钛合金棒与温度电极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一钛合金棒、第二钛合金棒之间的距离为1mm~1.5mm。
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由pom材料制成,在定位套一端设置有硅胶塞,所述硅胶塞与电极杆管壁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电极屏蔽线外部套有防扭护套,所述防扭护套设置在电极屏蔽线与电极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极杆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头,电极杆外侧设置为螺栓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线性好、抗信号干扰性强、测量范围宽的优点,可应用于5μS/cm~200mS/cm的水质环境监测;且装置密封性能优越、不渗液、不漏液、电导池常数稳定、组装简单、成本低;在测量高浓度溶液时,不出现数据间歇式跳动现象或假数据,清洗方便、使用寿命长、维护量低,可用于除纯水外的,各种在线监测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钛合金棒设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1、电极杆;2、定位套;3、温度电极;4、第一钛合金棒;5、第二钛合金棒;6、硅胶塞;7、电极屏蔽线;8、防扭护套;9、螺纹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水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31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