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冻品自动包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7695.1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8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叶炎生;林协强;叶泽阳;林镇弟;麦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健源匠心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4/06 | 分类号: | A23B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冻品自动包冰装置,具有包冰池,所述包冰池端部连接滑道,滑道上端设有分配辊,所述包冰池中段设有翻面机构,所述翻面机构包括由转轴,均匀分布于转轴上的若干翻面板,以及往复推板,所述转轴由第一电机驱动,往复推板由第二电机驱动,翻面板正面为平面,背面为凸起的弧面。分配辊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隔板,分配辊上方设有输送带,分配辊上方设有喷淋头,包冰池末端设有水泵将抽取包冰池中的冷却水供至喷淋头,包冰池末端设有提升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式翻面结构,结合往复式推动机构,能够在产品翻面后将其推出翻面机构范围,实现无网带的连续包冰作业,提高包冰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冻品自动包冰装置。
背景技术
包冰机是给冻品表面包冰衣的机械,现阶段包冰机的结构非常稳定,通常是采用循环网带将冻品传输经过冰水池,冻品在冰水中浸泡达到包冰的效果。目前,大部分水产品在冰水池中会处于悬浮状态,需要带有隔板的循环网带才能推动产品在冰水池中前进,其很难形成完整包冰,即使长时间的浸泡可以形成完整包冰,但仍然无法使其包冰均匀。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冻品自动包冰装置,采用特殊的翻面结构,实现产品正反面完整包冰,提高包冰效率。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冻品自动包冰装置,具有包冰池,所述包冰池端部连接滑道,滑道上端设有分配辊,所述包冰池中段设有翻面机构,所述翻面机构包括由转轴,均匀分布于转轴上的若干翻面板,以及往复推板,所述转轴由第一电机驱动,往复推板由第二电机驱动,翻面板正面为平面,背面为凸起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分配辊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分配辊上方设有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分配辊上方设有喷淋头,包冰池末端设有水泵将抽取包冰池中的冷却水供至喷淋头。
本实用新型的包冰池末端设有提升机构。
本实用新型在包冰池的中段设置旋转式翻面机构,能够对产品进行翻面,使其两面均包冰完整,具体采用水流带动方式推进产品,可无需设置传输网带,结合往复式推动机构,能够在产品翻面后将其推出翻面机构范围,实现无网带的连续包冰作业,提高包冰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冻品自动包冰装置,具有包冰池1,所述包冰池1端部连接滑道2,滑道2上端设有分配辊3,分配辊3上方设有输送带6,冻品可以从冷库中出来,经过输送带6传输进入分配辊3中,分配辊3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隔板31,能够形成一段段分配槽,使产品成批均匀进入滑道2中,滑道2倾斜向下使产品逐批进入包冰池1中包冰衣。
具体的,包冰池1中段设有翻面机构,翻面机构包括由转轴4,均匀分布于转轴4上的若干翻面板41,以及往复推板5。其中,转轴4由第一电机40驱动,转轴4与包冰池1采用轴承连接,其转动的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同,使翻版面41不断旋转进出于包冰池1中,翻面板41正面为平面,背面为凸起的弧面,翻面板41的正面能够将顺流而来的产品平压入冰水中,产品随着翻面面板41旋转,当翻面板41处于垂直状态时,产品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会上升,为了避免产品上升挤压堆积,容易造成包冰面错乱,因此,相邻翻面板41的背面能够使产品上升的通道缩小,避免产品挤压,而后完成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健源匠心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健源匠心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7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