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8873.2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5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方恒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4F1/00;B60L5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延峰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无线 充电 平台 | ||
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其包括装置主体(1)和充电平台(2),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开设有凹槽(12),所述充电平台(2)通过缓冲弹簧(9)连接于装置主体(1)内侧上表面,所述充电平台(2)两侧侧壁表面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卡接于装置主体(1)内侧,所述充电平台(2)上表面中心处嵌入有红外定位装置(4)及无线充电模块(3),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包裹在红外定位装置(4)周围,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上表面连接有软质缓冲层(5),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两侧充电平台(2)上表面处连接有缓冲导轨(7),所述缓冲导轨(7)内侧底部连接有压感传感器(6)。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
背景技术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然而无人机充电技术是人们的另一个研究方向,现有无人机续航能力差,不能长时间工作,因此需要频繁充电,而现有技术对无人机充电是人为对其充电或者拆下电池对其充电,过于繁琐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和充电平台,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充电平台通过缓冲弹簧连接于装置主体内侧上表面,所述充电平台两侧侧壁表面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接于装置主体内侧,所述充电平台上表面中心处嵌入有红外定位装置及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裹在红外定位装置周围,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上表面连接有软质缓冲层,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两侧充电平台上表面处连接有缓冲导轨,所述缓冲导轨内侧底部连接有压感传感器,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中心处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于充电平台,所述装置主体底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装置主体侧壁连接有连接端口;
可选的,所述缓冲导轨及压感传感器共设有两个,对称分布于无线充电模块两侧,与无人机支架相对应,以便于无人机支架滑入起到辅助定位作用,以便于无人机精准降落;
可选的,所述红外定位装置型号为GZ-B;
可选的,所述充电平台通过限位块卡接于装置主体内部从而起到对充电平台的限位作用;
可选的,所述缓冲弹簧共设有若干组,以便于无人机降落时抵消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保护无人机;
可选的,所述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绳索或者拉杆等工具,这样便于对装置主体的移动、携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充电技术与移动平台相结合,同时装备红外定位装置来引导无人机自行降落进行无线充电,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人力参与,减轻人力,同时采用缓冲弹簧来使充电平台具有一定缓冲作用从而保护无人机,结构简单合理,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装置主体、2-充电平台、3-无线充电模块、4-红外定位装置、5-软质缓冲层、6-压感传感器、7-缓冲导轨、8-限位块、9-缓冲弹簧、10-导线、11-蓄电池、12-凹槽、13-连接端口、14-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方恒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方恒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8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连接管的封口机
- 下一篇:一种旋转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