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水水管用防漏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8946.8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4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蔡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宝龙 |
主分类号: | F16L23/032 | 分类号: | F16L23/032;F16L23/22;F16L23/00;F16L55/035;E03C1/1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5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节水 水管 漏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节水水管用防漏水机构,具体涉及环保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面盆,所述面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的底部卡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设置橡胶垫圈,且通过对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进行抽气,从而使得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将橡胶垫圈压紧,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保证其不会漏水;通过在支撑架的内部设置减震缓冲机构,从而减小水流对第一法兰和橡胶垫圈的冲击力,进而保证固定套不受磨损,方便后期安装和拆卸,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节水水管用防漏水机构。
背景技术
节水器是在现有普通水龙头的基础上通过技术革新达到节水目的一种节水装置,节水一种是分流节水控制用水量,一种是通过感应式的装置控制水的用量达到节水,节水器与普通水龙头功能一样,必须兼具省水、维持水流通的功能,为了节约水资源大部分的公共场所都使用到了节水装置,但是现有的节水装置在排水的时候不环保,长期使用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08844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节水装置,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面盆,所述面盆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内螺块,所述第一内螺块的顶部与面盆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输水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内螺块,所述输水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板、支撑杆、面盆、输水管、第一内螺块、第二内螺块、出水管、空心柱、第一拦网、第二拦网、连接杆、漏板和活性炭过滤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节水装置在排水的时候不环保的问题,该环保型节水装置,具备环保的优点,对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现有装置在其实际使用时对于管道的连接处密封性较差,由于水流在流动时会伴随产生一定的压力,因此可能会造成连接处出现松动,不仅会造成连接处螺栓出现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还会造成连接处出现漏水的现象,实用性较低。
因此,现亟需提供一种环保节水水管用防漏水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节水水管用防漏水机构,通过在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设置橡胶垫圈,且通过对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进行抽气,从而使得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将橡胶垫圈压紧,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保证其不会漏水,通过在支撑架的内部设置减震缓冲机构,从而减小水流对第一法兰和橡胶垫圈的冲击力,进而保证固定套不受磨损,方便后期安装和拆卸,提高装置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节水水管用防漏水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面盆,所述面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的底部卡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套,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对的一侧卡接有橡胶垫圈,所述第一法兰靠近第二法兰的一侧一体形成有卡接盘,所述橡胶垫圈卡接在卡接盘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背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背的一侧均可拆卸连接有减震缓冲机构,所述减震缓冲机构远离第一法兰的一侧与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活动套接有缓冲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缓冲机构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所述减震缓冲机构等分为两组,分别位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背的一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套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套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宝龙,未经蔡宝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8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强的色浆比例添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V型药粉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