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豆种植用深层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31267.6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4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闫向前;马文娅;何鑫;闫延梅;张琪;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23/02 | 分类号: | A01C23/02 |
代理公司: | 衡水铭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4 | 代理人: | 辛文斌 |
地址: | 47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种植 深层 施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豆种植用深层施肥装置,涉及农业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推车,手推车的顶部放置有用于盛放液体肥料的肥料桶,肥料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将肥料桶内部的肥料抽出的泵机,泵机的进料端位于肥料桶的底部且不与肥料桶接触,泵机的输料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肥料桶外部的施肥管,施肥管位于肥料桶外部的一端贯穿连接至内部呈空心状的端头开设有小孔的钻杆的内部,肥料通过钻杆端头的小孔喷洒出去,钻杆远离端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钻杆进入土地内部的位于手推车顶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上固定有可以改变钻杆方向的传动组件,手推车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组件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种植用深层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的根有主、侧根之分,可入土1.5米深,呈钟罩状根系。在地表至20厘米左右的土中根部生有根瘤,根瘤菌可供大豆需氮量的1/3~1/2。主茎高60~100厘米,15~24个节,豆荚着生于节上,多节大豆常高产,由于大豆的根部较深,因此对大豆根部的施肥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大豆施肥方式是通过人工将施肥装置埋设于地下,再一步一步的对一块区域内的大豆根部施肥,这样一过程大大的浪费了人力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豆种植用深层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种植用深层施肥装置,包括手推车,所述手推车的顶部放置有用于盛放液体肥料的肥料桶,所述肥料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将肥料桶内部的肥料抽出的泵机,所述泵机的输料端固定连接有贯穿至肥料桶外部的施肥管,所述施肥管位于肥料桶外部的一端贯穿连接至内部呈空心状的端头开设有小孔的钻杆的内部,所述钻杆远离端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钻杆进入土地内部的位于手推车顶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上固定有可以改变钻杆方向的传动组件,所述手推车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组件的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泵机的进料端位于肥料桶的底部且与底部不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钻杆远离端头一端的用于推动钻杆进入土地内部的气缸和固定连接在气缸上的固定块,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在传动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手推车顶部的安装块、可转动安装在安装块同一侧的均带有转轴的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的转轴活动贯穿安装块的一侧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背向安装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块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该装置放置在大豆种植地上,调节气缸使钻杆插入地下位于大豆根部的位置,接着打开泵机,泵机抽出肥料通过施肥管进入钻杆的内部,然后启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调节钻杆的角度,使钻杆的端头朝向大豆的根部,钻杆喷洒出肥料,操作者推动手推车沿着大豆种植地面前进,钻杆可以持续的对大豆的根部进行施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手推车;2、肥料桶;3、泵机;4、施肥管;401、钻杆;4011、小孔;5、电机;6、驱动组件;601、气缸;602、固定块;7、传动组件;701、第一齿轮;702、第二齿轮;703、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1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