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用于气流纺纱机的储纱吸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33256.1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4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汪军;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06 | 分类号: | D01H4/06;D01H4/08;D01H4/44;D01H4/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徐锋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于 气流 纺纱机 储纱吸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用于气流纺纱机的储纱吸纱装置,气流纺纱机包括主风管和储纱管,储纱管上设有多个出纱管;所述储纱吸纱装置包括开合接口以及伸缩气缸,所述开合接口一端与主风管连通,另一端与储纱管连通,所述开合接口内设有可活动的挡板,所述伸缩气缸控制挡板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开合接口的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并及时对出纱进行收集,避免纱线飞出出纱管并飘舞在空气中,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套储纱吸纱装置可以控制多个出纱单元,简化了设备结构,维护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于气流纺纱机的储纱吸纱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流纺织机在工作时,需要储纱及吸纱以避免纱线从出纱口飞出并飘舞暴露在外。现有的纺纱机械在处理储纱以及吸纱时,通常采用人工或半自动的方式进行操作,效率较为低下,容易产生遗漏导致浪费的情况;此外,使用半自动化设备进行储纱或吸纱时,通常需要在每个出纱口均需设置一套装置用于储纱或吸纱,结构比较复杂,安装维护工作量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于气流纺纱机的储纱吸纱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运用于气流纺纱机的储纱吸纱装置,所述气流纺纱机包括主风管和至少一个储纱管,所述储纱管上设有多个出纱管,所述出纱管的端部设有出纱口;所述储纱吸纱装置包括开合接口以及伸缩气缸,所述开合接口一端与所述主风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纱管连通,所述开合接口内设有可活动的挡板,所述伸缩气缸控制所述挡板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开合接口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开合接口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挡板可在容纳腔内左右移动,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送杆,所述推送杆远离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开合接口包括两块相互贴合的固定板,其中至少一块固定板的内侧开设有容纳槽,在所述固定板贴合安装在一起后形成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其中一块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接口,另一块所述固定板上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主风管连通,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远离第二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储纱管连通。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主风管的外壁。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的两块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开合接口内还设有供所述推送杆穿过的推送孔。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储纱管位于所述主风管的上方,所述储纱管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出纱管,并左右间隔均匀排列。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储纱管上每侧各设有6-12个出纱管。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和多个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出纱口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检测传感器和所述伸缩气缸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并及时对出纱进行收集,避免纱线飞出出纱管并飘舞在空气中,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套储纱吸纱装置可以控制多个出纱单元,简化了设备结构,维护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中各零部件结构合理,加工起来较为简单,并且安装比较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开合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3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用防护性能好的造型机
- 下一篇:一种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