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36957.0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9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梁天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天香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循环 管路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涉及体外循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固线盒,所述固线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线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标注牌,所述固线盒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塑料夹紧板,所述弹性塑料夹紧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层,所述固线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盒,所述辅助盒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盒盖,所述盒盖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该一种体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通过通风孔的设置,可以防止患者因长时间佩戴该装置而对皮肤造成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循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体外循环是利用一系列特殊人工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经人工方法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系统的生命支持技术。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人工装置取代了人体功能,因此也称心肺转流,体外循环机也称为人工心肺机。进行体外循环的目的是在实施心中直视手术时,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体外循环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不仅在心脏、肝、肾、肺等大血管手术中获得应用,在肿瘤治疗、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的生命支持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技术,在进行体外循环时由于导管具有“运输”的作用而成为体外循环时不可缺少的工具,不同作用与类型的导管组成体外循环的管路,为防止管路缠绕,所以医护人员在进行体外循环时需要使用固定装置来固定体外循环的管路。
目前现有的体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一方面不便于医护人员防止管路缠绕,且由于导管较多,不便于医护人员快速找到对应的导管,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拆除或者安装体外循环的管路时需要浪费时间去寻找拆卸以及安装的工具,降低了工作效率,不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体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固线盒,所述固线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线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标注牌,所述固线盒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塑料夹紧板,所述弹性塑料夹紧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层,所述固线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盒,所述辅助盒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盒盖,所述盒盖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弹性塑料夹紧板的表面与所述海绵层的内侧壁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为二厘米。
可选的,所述固线盒、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固定层。
可选的,所述辅助盒的表面开设有闭合槽,所述盒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闭合槽相适配的闭合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天香,未经梁天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6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量的农业种植用播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线防腐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