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挡式摩托车踏板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37374.X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4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伟 |
主分类号: | B62M25/06 | 分类号: | B62M25/06;B62L3/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众创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1 | 代理人: | 汪彩凤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大***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挡 摩托车 踏板 改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挡式摩托车踏板改进结构,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复数个结合轴套与脚踏部,各结合轴套轴向延伸有外轴套支撑部,轴心贯设有内轴孔支撑部,外轴套支撑部分别与第一支臂的第一轴孔、第二支臂的第二轴孔相应套设,复数个固定组件分别与第一支臂的第一固定孔、第二支臂的第二固定孔相应螺设,使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组合,脚踏部借固定杆穿过内轴孔支撑部使与结合轴套组合;当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不同角度的孔位匹配,即可达成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间,可依需求改变夹角调整,形成可适用任何不同车型使用、且同时可使用于换挡侧及刹车侧的摩托车踏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挡式摩托车踏板改进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分别对应刹车泵浦与排挡机构,只需调整不同连接角度,即可方便所有的排挡式摩托车踏板、刹车踏板皆可使用的结构。
背景技术
依据国际规格排挡摩托车的标准,在摩托车左侧的是换挡机构,右边的是刹车泵浦,两侧的机构,都会有共通的组件,即脚踏板(杆)与连动臂,连动臂一端具有连杆,另一端具有连接臂,连接臂连接到排挡机构与刹车机构;脚掌放在脚踏板(杆)上,透过脚掌前端踩或勾动连杆,进行换挡或刹车的动作;然而,为对应不同的厂牌与车款,连接臂连接到换挡机构与刹车机构的角度、距离都不尽相同,每一厂牌也各有不同设计变化,此类的摩托车零组件必须区分左、右两侧对应使用,一直无法左右直接对调、或所有厂牌都能共同使用,若基于前述改装的需求、或维修的需求下,对于使用者或生产业者而言,造成许多使用上的不便利、及产制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产生。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案申请人乃针对前述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分对应刹车泵浦与排挡机构,只需调整组件间不同的连接角度,即可快速简便进行更换的排挡式摩托车踏板改进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挡式摩托车踏板改进结构,包括: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复数个结合轴套与一脚踏部,其中:
所述第一支臂一端具有一第一轴孔,第一轴孔周边环设有复数个第一固定孔,另一端具有一螺合孔并螺设一轴杆;
所述第二支臂一端具有一第二轴孔,第二轴孔周边环设有复数个第二固定孔,另一端设有复数的连接部;
所述各结合轴套轴心贯设有一内轴孔支撑部,各结合轴套轴向延伸有外轴套支撑部,外轴套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臂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二支臂的第二轴孔相应套设,复数个固定组件与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相应螺设,使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组合;以及,
所述脚踏部以一固定杆穿过所述结合轴套的内轴孔支撑部,使脚踏部与结合轴套组合;
借此,当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不同角度的孔位匹配,即可达成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间,可依需求改变夹角调整,形成可适用任何不同车型使用、且同时可使用于换挡侧及刹车侧的摩托车踏板结构。
依上述结构,固定杆是设置在摩托车的刹车泵浦或排挡机构处。
依上述结构,第二支臂的连接部连接在摩托车的刹车泵浦或排挡机构。
依上述结构,第一支臂的第一固定孔的数量是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支臂的第二固定孔的数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得更具体的了解,依各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不同角度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伟,未经张俊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7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波纹板自动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