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提拉帽浴缸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38622.2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7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守章;戴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恩洁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F16K31/6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州市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提拉帽 浴缸 龙头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提拉帽浴缸龙头,包括龙头本体,所述龙头本体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腔、调节腔和混合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阀芯,所阀芯的底端伸入所述调节腔内部,所述混合腔内部设置有组隔板,所述组隔板的水平面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龙头本体的底部和前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通孔同轴,所述第一出水口处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龙头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冷热进水管,所述冷热进水管与所述调节腔相通。本装置通过控制组件代替传统的提拉帽,不仅方便操作,而且大大简化浴缸龙头的内部结构,便于生产,同时控制组件位于龙头本体下方,在操作把手时,不会轻易误碰到控制组件,保证花洒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提拉帽浴缸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不锈钢双温双控龙头、厨房半自动龙头。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水龙头,都会从材质、功能、造型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按结构来分,可分为单联式、双联式和三联式等几种水龙头。另外,还有单手柄和双手柄之分。单联式可接冷水管或热水管;双联式可同时接冷热两根管道,多用于浴室面盆以及有热水供应的厨房洗菜盆的水龙头;三联式除接冷热水两根管道外,还可以接淋浴喷头,主要用于浴缸的水龙头。单手柄水龙头通过一个手柄即可调节冷热水的温度,双手柄则需分别调节冷水管和热水管来调节水温。
传统的浴缸水龙头上连接有花洒管,为了控制花洒管的出水,均在水龙头上设置提拉帽,通过提拉帽来控制花洒是否出水,但是用提拉帽控制出水的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水龙头的加工生产,而且提拉帽位于把手的下方,在通过把手控制水流大小时,容易磕碰到提拉帽,使提拉帽移位,影响花洒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提拉帽浴缸龙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浴缸水龙头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水龙头的加工生产,而且容易磕碰到提拉帽,使提拉帽移位,影响花洒的正常使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提拉帽浴缸龙头,包括龙头本体,所述龙头本体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腔、调节腔和混合腔,所述调节腔位于所述安装腔下方,所述混合腔位于所述调节腔前端,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阀芯,所阀芯的底端伸入所述调节腔内部,所述混合腔内部设置有组隔板,所述组隔板的水平面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龙头本体的底部和前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通孔同轴,所述第一出水口处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龙头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冷热进水管,所述冷热进水管与所述调节腔相通。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衔接管,所述衔接管的顶端伸入所述第一出水口内部,且与所述通孔相互对应,所述衔接管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内壁螺纹配合,所述衔接管的底端连接有花洒管。
优选的,所述衔接管的外侧设置有扳手环,所述扳手环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所述衔接管与所述通孔紧密配合。
优选的,所述龙头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阀芯相连。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装置通过控制组件代替传统的提拉帽,不仅方便操作,而且大大简化浴缸龙头的内部结构,便于生产,同时控制组件位于龙头本体下方,在操作把手时,不会轻易误碰到控制组件,保证花洒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恩洁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恩洁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8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