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39017.7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0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冀丽霞;郭宝德;白琪林;雷伟;杨芬;宋秀斌;李广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38;C12M1/36;C12M1/00;A01G9/16;A01G9/24;A01G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抗病 鉴定 培养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温、湿度调节装置,箱体内还设置有培育有植株的育苗容器,箱体的中部设有分割板,且分割板的上端未与箱体相接,育苗容器分别位于分隔板的两侧空间内;分割板的未连接端设置有倾斜板,倾斜为两个,且分别向分割板的两侧倾斜,倾斜板未与箱体相接,倾斜板与分割板整体形成一“Y”字结构;植株栽培在育苗容器中的培养基质内,育苗容器的内壁环设多个喷头,且喷头的喷嘴倾斜朝上。该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结构新颖,便于对植物抗病鉴定及检测实验的对照观察,且其具有较高的病原菌接种效率,提高实验效果与观察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抗病鉴定及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
背景技术
在植物抗病鉴定及检测中,植物病原菌的接种技术除了是柯赫氏法则所必须的,也广泛应用于寄主植物抗病性、病原菌的致病力、药剂防治效果等。在玉米小斑病的研究中,为采用喷雾法或喷撒法的方式进行接种。然而,目前,在实验室进行玉米小斑病的抗病研究中,常缺少与同环境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植物的对照观察;同时,在抗病鉴定研究的接种过程中存在接种效率较低的问题,不便后续实验观察,降低实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温、湿度调节装置,箱体内还设置有培育有植株的育苗容器,箱体的中部设有分隔板,且分隔板的上端未与箱体相接,育苗容器分别位于分隔板的两侧空间内;分隔板的未连接端设置有倾斜板,倾斜为两个,且分别向分隔板的两侧倾斜,倾斜板未与箱体相接,倾斜板与分隔板整体形成一“Y”字结构;植株栽培在育苗容器中的培养基质内,育苗容器的内壁环设多个喷头,且喷头的喷嘴倾斜朝上。
进一步地,倾斜板滑动设置在分隔板上,并可沿着分隔板的长度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在倾斜板的下端还连接有塑料膜,塑料膜沿着倾斜板的边缘设置。
进一步地,倾斜板固定设置在分隔板的上端未连接端。
进一步地,喷头通过喷管与供水容器进行连接,位于分隔板一侧的喷头所连接的喷管上外接有一支管,支管与喷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喷管上、位于支管与喷管相连通的下方部位设置有一单向阀门。
进一步地,喷头采用为雾化喷头的方式。
进一步地,箱体上还设有一用于观察箱体内植株生长情况的监控设备,监控设备与手持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进一步地,箱体为透明箱体,且监控设备设置在箱体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通过对其箱体结构的有效设计,实现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设置,便于实验观察;且通过分隔板进行空间分隔,并且分隔板左右空间在其上部连通,使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具有几乎相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减小此类因素对实验对照的影响。同时,喷头的喷嘴倾斜朝上,使得喷出的液体倾斜向上,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叶片的背面,而在喷出的液体回落中又能作用于叶片的正面;由于病原菌从叶片气孔侵入,而叶片背面气孔数目一般比叶面正面多,如此设计,配合侵入需要,能够提高接种的高效性,提高后续实验观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的喷管的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的支管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植物抗病鉴定培养观察箱的支管的分隔板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90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