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塑橡胶化合物颗粒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39292.9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8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高美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10 | 分类号: | B29B13/10;B02C18/14;B02C18/24;B02C18/18;B02C18/02;B02C18/04;B02C23/08;B07B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化合物 颗粒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橡胶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塑橡胶化合物颗粒生产线,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螺旋刀片,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有切粒机构,所述箱体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固定连接有与箱体固定连接的升降机构。本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热塑橡胶化合物颗粒生产装置存在的橡胶化合物颗粒大小不均匀,无法满足客户的标准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颗粒大小均匀,一致性能得到保证,满足客户提出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塑橡胶化合物颗粒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都离不开橡胶的使用,但也将产生大量的废旧橡胶,如果不及时回收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般会对各种废旧橡胶包括废橡胶、旅游鞋底、边角料、电缆皮、橡胶边角料、汽车垫带、汽车轮胎等进行加工,从而得到橡胶颗粒。
橡胶颗粒用于体育跑道、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康体活动场所,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需要减震、减噪、防滑的场地,而且能够灵活搭配使用,可以和多种类别的面层材料结合使用,其突出特点:防滑、防晒、耐磨和阻燃。
但现有的热塑橡胶化合物颗粒生产装置存在着生产出来的颗粒大小不均匀,无法满足客户的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橡胶化合物颗粒生产线,旨在解决现有的热塑橡胶化合物颗粒生产装置存在的橡胶化合物颗粒大小不均匀,无法满足客户标准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塑橡胶化合物颗粒生产线,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螺旋刀片,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有切粒机构,所述箱体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固定连接有与箱体固定连接的升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口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固定连接有传送装置所述出料口固定连接有出料漏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粒机构包括与箱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刀片,所述固定刀片设有第一过孔,所述固定刀片接触有活动刀片,所述活动刀片设有第二过孔,所述活动刀片固定连接有往复运动机构,所述活动刀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箱体设有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与活动刀片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有销轴,所述销轴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有与箱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箱体固定连接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有与第三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矩形管,所述第三滑块固定连接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管,所述第二矩形管对称固定连接有与筛网固定连接的导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是原料从进料口进入箱体内,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螺旋刀片,对原料进行切割粉碎,落入切粒机构内进行切割,使得颗粒大小满足标准要求,切割后颗粒落到筛网表面,通过升降机构对筛网进行震动,对颗粒进行筛选,颗粒从出料口出去。本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热塑橡胶化合物颗粒生产装置存在的橡胶化合物颗粒大小不均匀,无法满足客户的标准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颗粒大小均匀,一致性能得到保证,满足客户提出的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高美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高美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9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提取手工炒茶受热特性的温度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扬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