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用牵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0170.1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5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邓盛花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用牵开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神经外科用牵开器,包括主体,所述连接块的前端面设置有软带,所述软带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层,所述弯曲杆的下端面设置有套杆,所述拨杆的内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压柱,所述套杆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软带与海绵层,当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手术时,软带能够将牵开器固定患者的手术部位,确保一名医务人员能够独自完成操作,节省医务人员的人力,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压板、压柱与定位孔,使医务人员能够快速的对拨杆的高度进行调节,缩短医务人员调节高度所花费的时间,为医务人员的使用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用牵开器。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临床手术中,对患者颅骨或脊柱进行手术时,通常需要采用牵开器将患者的皮肤及肌肉组织牵开,以提供手术操作空间。
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牵开器没有固定装置,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手术时,需要另一名医务人员扶持牵开器,导致医务人员的人力被浪费。
2、现有牵开器拨杆的高度不便于调节,当医务人员需要调节拨杆的高度时,调节花费的时间较长,不便于医务人员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用牵开器,解决了现有牵开器没有固定装置与拨杆的高度不便于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用牵开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面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面设置有转把,所述螺杆的下端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撑杆,所述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端面设置有软带,所述软带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层,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设置有弯曲杆,所述弯曲杆的下端面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侧面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的内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压柱,所述套杆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孔固定连接于主体的内侧面,所述螺杆活动连接于螺纹孔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把固定连接于螺杆的上端面,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螺杆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撑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块的两侧,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主体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带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前端面,所述海绵层固定连接于软带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弯曲杆活动连接于连接块的下端面,所述套杆固定连接于弯曲杆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拨杆活动连接于套杆的内侧面,所述复位弹簧活动连接于拨杆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于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压柱固定连接于压板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用牵开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神经外科用牵开器,通过设置软带与海绵层,当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手术时,软带能够将牵开器固定患者的手术部位,确保一名医务人员能够独自完成操作,节省医务人员的人力。
2、该神经外科用牵开器,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压板、压柱与定位孔,使医务人员能够快速的对拨杆的高度进行调节,缩短医务人员调节高度所花费的时间,为医务人员的使用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柱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未经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0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进行多角度拼接的建筑施工用防护围挡
- 下一篇:一种光纤报警脚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