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0427.3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7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攀登;李影;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天能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延峰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超前 支护 液压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凑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包括顶梁及底座,且二者之间设有液压立柱,所述液压立柱顶端与所述顶梁通过液压立柱上铰接轴铰接,所述顶梁中部底端设有掩护梁,且所述掩护梁一端与所述顶梁活动连接,所述底座顶端表面还设有前连杆及后连杆,所述前连杆一端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后连杆一端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前连杆与掩护梁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后连杆与所述掩护梁后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尺寸更加轻巧,整架运输安装尺寸更小。使用中移架转运产生的工作量变小,提高了井下安装和移架转运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加快了工作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空区不断扩大,其上覆岩层的重量向四周的煤岩体深部转移,从而在工作面前方形成超前支撑压力,工作面两巷的掘进,同样使巷道上覆岩层的重量转移到两侧煤体上,在巷道两侧形成侧向支撑压力。工作面前方两巷处于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和两巷侧向支撑压力的叠加影响区,巷道变形量大,破坏严重,需采取加强支护等措施以保证工作面的正常安全回采。目前,我国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的方式主要为两种:一是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工字钢金属支架等联合支护的形式;二是采用超前支护液压支架,能够提供足够的初撑力和工作阻力,现有的各种类型支架大都是以支撑掩护式或者掩护式工作面支架为基础,增加前探梁、前立柱、前底座等组成。但现有的各种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部件尺寸较大,整体结构不够紧凑,在井下较小的空间安装、转场运输不方便,而且因为各部件尺寸较大,如果巷道顶板不平整就会造成支架顶梁接顶不好,结构受力不均匀,严重时可引起部分结构件损坏。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所以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凑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紧凑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包括顶梁及底座,且二者之间设有液压立柱,所述液压立柱顶端与所述顶梁通过液压立柱上铰接轴铰接,所述顶梁中部底端设有掩护梁,且所述掩护梁一端与所述顶梁活动连接,所述底座顶端表面还设有前连杆及后连杆,所述前连杆一端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后连杆一端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前连杆与掩护梁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后连杆与所述掩护梁后端活动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顶梁底端中部设有掩护梁铰接耳,且所述掩护梁铰接耳位于所述液压立柱之间,所述掩护梁一端与所述掩护梁铰接耳之间通过顶梁铰接轴铰接,所述顶梁底端还设有与所述液压立柱对应的柱窝,所述液压立柱顶端与所述柱窝之间通过所述立柱上铰接轴铰接,所述顶梁前后端分别设有推移装置铰接孔。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底座还设有立柱柱窝,所述液压立柱与所述立柱柱窝之间通过立柱下铰接轴铰接,所述底座顶端中部设有前连杆铰接耳,所述前连杆一端与所述前连杆铰接耳之间通过铰接轴一铰接,所述底座尾部还设有后连杆设有后连杆铰接耳,所述后连杆一端与所述后连杆铰接耳之间通过铰接轴二铰接,所述底座前后端分别设有推移装置铰接耳。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掩护梁底端设有铰接耳一,所述铰接耳一通过铰接轴三与所述前连杆铰接,所述掩护梁一端通过铰接轴四与所述后连杆铰接,所述掩护梁、前连杆、后连杆均为H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顶梁和底座之间的液压立柱提供支撑力,掩护梁、前连杆和后连杆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增加了支架横向和纵向的稳定性,掩护梁和前连杆一段铰接点设在两柱之间的结构,在没有降低支护强度的基础上使得支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各部件尺寸更加轻巧,整架运输安装尺寸更小。使用中移架转运产生的工作量变小,提高了井下安装和移架转运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加快了工作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天能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徐州天能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0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奶牛养殖自动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纤维束宽幅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