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壳易装配防碎裂摩托车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3483.2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9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正安;沈建明;赵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林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K1/28 | 分类号: | H01K1/28;H01K1/18;F21S45/10;F21V15/01;F21W107/17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壳易 装配 碎裂 摩托 车灯 | ||
一种玻壳易装配防碎裂摩托车灯,属于车辆光源部件技术领域。包括玻壳、玻壳定位套筒、灯盘、底座和一对导电片,玻壳的上部呈中空的管状体构造,下部延伸有一夹扁体,夹扁体位于玻壳定位套筒内,玻壳内有一对正、负极灯脚,灯盘固定在玻壳定位套筒外,底座与玻壳定位套筒的下部固定,底座上设底座灯脚让位孔,一对正极灯脚的下端与一对导电片电气连接,一对导电片固定在底座的底部,该对导电片的中部构成有电气接触凸台,一对导电片与灯座电气接触,特点:玻壳定位套筒的内壁与夹扁体之间结合有间隙填堵层,由该间隙填堵层使夹扁体的四周与玻壳定位套筒的内壁密封固定。防止间隙填堵层向上泛起并越过玻壳圆弧过渡部的上方而导致玻壳开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光源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壳易装配防碎裂摩托车灯。
背景技术
前述的摩托车灯是指摩托车灯M5(以下同)。如业界所知,日系摩托车在亚洲有着深远的影响,摩托车灯即摩托车车灯(以下同)按照标准JIS C7506生产。早期的摩托车灯为白炽灯,灯丝结构普遍为直丝或V字形丝,聚焦性和耐震性并不能达到业界期望的要求,并且所用玻壳强度相对较差,光度(14Lm/w)较低、寿命(100-200h)较短、电气接触效果不理想而致故障率高,以及发出的光通量难以适应摩托车前照灯所要求的亮度,影响行车的安全性。此外,所用灯头型号为P15-25-1,功率为25W、30W。随着卤素灯的诞生,往往将两者(白炽灯与卤素灯)混合在一起,生产所谓的M5灯泡。灯头型号也在前者基础上演变为行业内约定俗成的两种:一为P15d-25-1,二为P15d-25-3。P15d-25-3是在 P15d-25-1的基础上将灯头壳体加长10mm而形成的。功率也变化为三种:18W、25W和35W,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由于卤素灯泡(也称“毛泡”)相对于白炽灯泡(也称“毛泡”)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目前M5灯泡已成为东南亚摩托车行业的标配。但是由于摩托车灯M5是一个嫁接品种,因而迄今尚未得到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认可,其质量标准总体偏低,在实际的制造以及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技术问题,典型的并且较受人们关注的在玻壳与玻壳定位套筒装配过程中出现以下两种均不希望出现的问题:一是因玻壳的下部与玻壳定位套筒之间的配合过松而影响装配甚至导致无法满足自动化装配要求;二是为了使玻壳的下部与玻壳定位套筒之间产生良好的配合效果而使用灯泥,但由于玻壳的下部与玻壳扁平体(也称“夹扁部”)的接壤部位的强度相对脆弱,因而如果在整个玻壳定位套筒内壁涂覆灯泥(业界习惯称“上泥”),那么会因过紧而使前述玻壳在接壤部位开裂,使玻壳报废。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虽然可见诸与摩托车灯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2121757U推荐有“石英卤钨摩托车灯泡”,又如CN1305219A提供有“一种防眩目卤钨摩托车灯泡定焦片”,等等。但是未见诸如何清除前述技术问题的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避免因玻壳与玻壳定位套筒的插配部位过松导致无法装配又有利于防止过紧而损及玻壳乃至导致玻壳开裂的玻壳易装配防碎裂摩托车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林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熟林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3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亮度的LED灯珠
- 下一篇:一种防盗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