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边区导针片及调线双反面提花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3912.6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7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加新;幸友成;李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66 | 分类号: | D04B15/66;D04B15/80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陈德阳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区 导针片 调线双 反面 提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花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边区导针片及调线双反面提花机。该种布边区导针片包括一钩针缺口,所述钩针缺口内侧具有一向下凹陷的钩槽,一布边区导针片对应一双头针,所述双头针的上钩针部对应设于钩针缺口内且嵌入钩槽内,以使双头针始终与布边区导针片扣接。通过对导针片的微量结构改进,设计出布边区导针片,即可解决纱线在通过带纱刀槽时间隔太长距离的问题,对于设备其他部件无需改动且保持适配,为一优秀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花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边区导针片及调线双反面提花机。
背景技术
调线双反面机的带纱刀一般安装于下针筒,为了让调线后的纱尾能够顺利的通过上下筒之间的缝隙,一般会切除一个有一定宽度的槽,称其为带纱刀槽,带纱刀槽的宽度一般会到达5-8个针距。双反面机正常在一个编织单元会用到至少两条纱线,并且在上筒编织和下筒编织时的包覆效果是刚好相反的,这也是双反面织物的最大特色,要获得更好的包覆效果一般采取的方法就是让两条纱线的纵角尽量的大,但是由于调线双反面机有带纱刀槽的存在,在带纱刀槽的范围内是没有织针的,这样在通过带纱刀槽后靠外的纱线就会在纵向离织针变远,对于氨纶等高弹材质的线,可能会出现纱线远到针舌关闭时碰不到,从而也就无法吃到这根纱线,编织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边区导针片及调线双反面提花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布边区导针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钩针缺口,所述钩针缺口内侧具有一向下凹陷的钩槽,一布边区导针片对应一双头针,所述双头针的上钩针部对应设于钩针缺口内且嵌入钩槽内,以使双头针始终与布边区导针片扣接。
一种调线双反面提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针筒、下针筒、双头针、普通导针片、布边区导针片;
提花机分为编织区、布边区;
编织区内,所述普通导针片成对设置,成对的普通导针片分别设于上针筒和下针筒的针槽内且对应带动同一双头针移动;
布边区内,下针筒开设有带纱刀槽,并在带纱刀槽处对应设有带纱刀,带纱刀槽位置对应的上针筒的针槽内设有布边区导针片,所述布边区导针片包括一钩针缺口,所述钩针缺口内侧具有一向下凹陷的钩槽,一布边区导针片对应一双头针,所述双头针的上钩针部对应设于钩针缺口内且嵌入钩槽内,以使双头针始终与布边区导针片扣接。
进一步的,布边区内设有一至三枚布边区导针片。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布边区导针片及调线双反面提花机,通过对导针片的微量结构改进,设计出布边区导针片,即可解决纱线在通过带纱刀槽时间隔太长距离的问题,对于设备其他部件无需改动且保持适配,为一优秀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边区导针片及双头针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普通导针片及双头针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编织区与布边区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编织区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布边区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上针筒、2.下针筒、3.双头针、4.普通导针片、5.布边区导针片、51.钩针缺口、52.钩槽、A.编织区、B.布边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3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田水利灌溉用可远程控制的闸门
- 下一篇:一种线束分线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