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式中包机构防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7577.7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亭;赵恒;李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6 | 分类号: | B22D41/5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25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式中包 机构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体式中包机构防护板,包括防护板主体,所述防护板主体前端开设有U形槽,防护板主体上连接有横梁,横梁通过立柱固定于防护板主体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两侧可直接插入中包机构与滑块两侧缝隙,对中包机构缝隙起到的防护增强作用,实现了对中包机构的全面防护,上线使用后中包机构两侧粘钢现象降低为每月1次,处理时间由1小时左右降低为20分钟,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减少了钢水敞开浇注时间,降低了因钢水敞开浇注所造成的的铸坯质量事故和漏钢等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保证了生产的稳定顺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式中包机构防护板。
背景技术
原中包机构防护板为正方形,因尺寸、结构存在缺陷,只能对水口机构起到部分防护作用,机构两侧及缝隙无法起到应有的防护,中包开浇及更换快换水口时造成机构两侧粘钢,缝隙冷钢处理困难,使用氧气吹扫极易对机构形成损坏,再次更换滑块,易出现水口渗钢现象。
使用原中包机构防护板全年出现因开浇、更换滑块粘钢事故80余次,每次处理事故需花1小时左右,事故处理过程中该流次需敞开浇注,造成钢水的二次氧化,同时增加了出现铸坯质量事故和漏钢等生产事故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中包机构两侧缝隙起到防护作用的整体式中包机构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体式中包机构防护板,包括防护板主体,所述防护板主体前端开设有U形槽,防护板主体上连接有横梁。
具体地,所述横梁通过立柱固定于防护板主体的上表面。
具体地,所述横梁与防护板主体的宽度方向平行,横梁的长度大于防护板主体的宽度。
具体地,所述防护板主体的后端焊接有把手。
具体地,所述防护板主体采用Q235钢制成,防护板主体与立柱之间、立柱与横梁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两侧可直接插入中包机构与滑块两侧缝隙,对中包机构缝隙起到的防护增强作用,实现了对中包机构的全面防护,上线使用后中包机构两侧粘钢现象降低为每月1次,处理时间由1小时左右降低为20分钟,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减少了钢水敞开浇注时间,降低了因钢水敞开浇注所造成的的铸坯质量事故和漏钢等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保证了生产的稳定顺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式中包机构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板主体,2、U形槽,3、横梁,4、侧臂,5、把手,6、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整体式中包机构防护板,包括防护板主体1,防护板主体1采用Q235钢制成,防护板主体1前端开设有U形槽2,U形槽2的两侧臂4可插入中包机构与滑块两侧缝隙,对中包机构缝隙起到的防护增强。防护板主体1的后部连接有横梁3,横梁3与防护板主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横梁3的长度大于防护板主体1的宽度,横梁3通过立柱6固定于防护板主体1的上表面,方便防护板主体1通过横梁3悬挂于中包机构两侧,使用过程中不需用手持,立柱6的高度可根据现场需要进行设定。防护板主体1与立柱6之间、立柱6与横梁3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防护板主体1的后端还焊接有方便拿取的把手5。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7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型物流用纸箱
- 下一篇:一种旧城改造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