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却循环放电极臭氧发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9256.0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5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范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灵指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杨德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循环 电极 臭氧 发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冷却循环放电极臭氧发生结构,包括出气管、支座、散热侧板、控制面板、高压电源插口、进风滤网、机体、高压电极、风隙风管、进风风机、接线盒、接地电极、散热机构、循环水管、循环水泵、安装座和水箱,本实用新型在臭氧发生结构上安装了散热机构,其散热机构是由循环水管、循环水泵、安装座和水箱组成的,当臭氧发生结构在共的时候,就可以打开散热机构的电源开关,这时循环水泵就会从水箱内部抽取水流,然后水流就会在循环水管内部循环,这时接触臭氧发生结构的循环水管就会及时带走臭氧发生结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而避免了热量在臭氧发生结构上堆积,使得臭氧发生结构的温度过高,提高了臭氧发生结构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臭氧发生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冷却循环放电极臭氧发生结构。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O3)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混合装置和液体混合参与反应。
现有的臭氧发生器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臭氧发生器在使用的时候,散热效果较差,这样一方面会影响臭氧发生器使用性能,另一方面也会增加臭氧发生器的使用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冷却循环放电极臭氧发生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臭氧发生器在使用的时候,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水冷却循环放电极臭氧发生结构,包括出气管、支座、散热侧板、控制面板、高压电源插口、进风滤网、机体、高压电极、风隙风管、进风风机、接线盒、接地电极、散热机构、循环水管、循环水泵、安装座和水箱,所述机体安装固定在支座的上端位置处,所述机体的前端通过螺栓安装固定有散热侧板,所述机体的左侧设置有出气管,所述机体的右侧设置有进风滤网,所述机体的右侧且位于进风滤网的左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的右侧且位于进风滤网的右下方设置有高压电源插口,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机体的内部且位于散热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风隙风管,所述风隙风管的上端设置有高压电极,所述风隙风管的下端设置有接地电极,所述风隙风管的右侧设置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的下方设置有接线盒,所述高压电极、进风风机和接地电极均通过高压电源插口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散热机构包括循环水管、循环水泵、安装座和水箱,所述水箱的右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水箱的右侧且位于安装座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水箱的上端设置有循环水管。
风隙风管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长形孔,所述风隙风管的长形孔内部设置有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所述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均与风隙风管上的长形孔成密封状态。
机体是一种长方形结构,且机体的内部是中空状态,所述机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00cm、40cm、80cm。
支座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座均安装固定在机体的下端位置处,所述支座和机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散热侧板的内部设置有方形的散热孔径,且散热侧板和机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风滤网是一种圆形结构,且进风滤网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孔径,所述进风滤网和机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冷却循环放电极臭氧发生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灵指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灵指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9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踏步机
- 下一篇:一种便捷安装的臭氧发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