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盖板式索道桥桥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9816.2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4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杜洪亮;高立宝;毛穗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19/14;E01D19/16;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索道 桥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板式索道桥桥台,属于桥梁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础材,础材顶部设置有用于铺设主索的索鞍,础材的一侧设置有转换梁,转换梁的长度方向与索道桥的宽度方向相一致,转换梁与础材之间具有设定间距,并且在两者之中,础材位于更靠近索道桥长度方向中心的一侧;转换梁通过锚索固定设置,转换梁朝向础材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滑轮,在竖向平面内,固定滑轮的位置低于索鞍的位置,主索端部绕经索鞍后,与转换梁上的固定滑轮相连,固定滑轮与主索一一相对应;转换梁顶部与索鞍顶部之间铺设简支板。本实用新型采用简支板结构,可以减少开挖,减轻对环境的破坏,使锚索的受力更加明确,方便对锚索的常规检查及调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板式索道桥桥台,属于桥梁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索道桥是大型工程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临时性桥梁结构形式,索道桥的车辆荷载通过桥面板传递给承重主索,主索将力传递给锚固于两岸的锚碇,锚碇主要承受拉力。常用的锚碇形式为地垄、锚桩、锚杆及混合式锚碇等。锚碇与主索之间设置桥台(础材),桥台上设置滑轮来实现主索转向及承担竖向力。
索道桥需要桥台来实现竖向支撑、主索的转向及桥面与两岸的衔接。主索和锚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锚索与主索的连接及调索。目前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在桥台与锚索之间开挖锚坑,待锚索及锚索与主索连接器设置完成后回填碎石土。
现有技术因主索与锚索均需要与连接器采用搭接连接,锚索根数多,需竖向分成多排布置,导致开挖量较大对生态破坏较严重;因锚坑回填深度太大,密实度较难保证,易造成锚坑上方路基沉陷;主索跨过桥台索鞍后需要较大的向下倾斜角度来满足布索空间需要,进而导致开挖深度加大和主索在索鞍处弯曲应力加大;因钢丝绳受力扭转等原因,经常导致主索与锚索间的连接器相互碰撞;常规锚索根数多,在锚坑内布置困难;回填的碎石土对锚索会造成损伤;锚索与碎石土的摩檫力不容易被量化,从而其对主索垂度的影响不容易预估;锚坑内的锚索被碎石土包裹后承受的车辆荷载无法精确考虑;索道桥投入运行后难于对锚坑内锚索进行常规检查;同时索道桥跨径较大;设置转换锚板,增加锚索转弯次数且增大锚索局部应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盖板式索道桥桥台,可以减少开挖,减轻对环境的破坏,使锚索的受力更加明确,方便对锚索的常规检查及调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盖板式索道桥桥台,包括础材,础材顶部设置有用于铺设主索的索鞍,础材的一侧设置有转换梁,转换梁的长度方向与索道桥的宽度方向相一致,转换梁与础材之间具有设定间距,并且在两者之中,础材位于更靠近索道桥长度方向中心的一侧;转换梁通过锚索固定设置,转换梁朝向础材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滑轮,在竖向平面内,固定滑轮的位置低于索鞍的位置,主索端部绕经索鞍后,与转换梁上的固定滑轮相连,固定滑轮与主索一一相对应;转换梁顶部与索鞍顶部之间铺设简支板。
进一步的是:转换梁顶部设置有与简支板相适配的简支板支座。
进一步的是:固定滑轮的滑轮支座通过螺杆与转换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是:固定滑轮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且该直线与础材顶部的索鞍分布线相平行。
进一步的是:索鞍包括滑轮支架板和滑轮,滑轮支架板高度与主索通过滑轮后的顶面高度相一致;简支板位于础材的一端铺设于滑轮支架板及主索顶部。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稳定索,础材顶部设置有用于铺设稳定索的索鞍,转换梁上设置有与稳定索一一相对应的固定滑轮,稳定索端部绕经索鞍后,与转换梁上的固定滑轮相连。
进一步的是:锚索为承压型锚索。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索道桥的具体工艺步骤为:
(1)浇筑础材,并安装索鞍构件(滑轮支架板高度应与主索通过滑轮后的顶面高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9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