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纤维束过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1125.6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7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创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B01D24/42;B01D24/40;B01D24/46;B01D24/4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赵以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处理 一体化 设备 纤维 过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纤维束过滤系统,属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纤维束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池,过滤池上开设有污水进口、清出水口和过滤渣出口,过滤池的内部设有对污水起过滤作用的纤维束,在过滤池内设有压紧机构,在过滤池上设有动力机构,压紧机构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对纤维束进行压紧,实现经纤维束过滤后的清水和过滤渣的分离。本实用新型相比采用直接经沉淀处理排放,出水水质稳定,易达标;相比采用MBR膜过滤处理,在出水水质达标前提下,成本低,运行不堵塞,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纤维束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对污水多采用直接经沉淀处理排放,这样处理的水质不达标,处理后的水质还是很差、水质不稳定;或者少量采用MBR膜过滤,采用MBR膜过滤虽然水质能达标,污水处理的较为干净,但是采用MBR膜过滤生活污水成本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纤维束过滤系统,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纤维束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池,过滤池上开设有污水进口、清出水口和过滤渣出口,过滤池的内部设有对污水起过滤作用的纤维束,在过滤池内设有压紧机构,在过滤池上设有动力机构,压紧机构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对纤维束进行压紧,实现经纤维束过滤后的清水和过滤渣的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上活动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在过滤池内部,下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漏水孔,下固定板和过滤池的底部形成了储水腔,上活动板通过绳索与动力机构连接,纤维束的底部固定在下固定板上,纤维束的顶部固定在上活动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固定在过滤池的顶部,导向杆底部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上活动板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且导向块固定设置在上活动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过滤池外的顶部,且动力机构为提升机,所述提升机通过绳索与上活动板连接。
进一步的,在提升机的上部设有上限位开关,在提升机的下部设有下限位开关,在所述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所对应的绳索上设有限位挡块。
进一步的,在所述储水腔内设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通过进风管与外界的鼓风机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清出水口上连接有清水出管,所述滤渣出口上连接有出渣管,所述清水出管的进水口靠近下固定板设置,出渣管的进口设置在过滤池的底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进口开设在过滤池侧壁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用性强。采用提升机带动钢丝绳及上活动板上下运行,钢丝绳上的限位挡块碰到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控制提升机启停,从而控制上活动板上下位置,实现纤维束的压实与松散,从而实现纤维束的过滤与清渣,本实用新型相比采用直接经沉淀处理排放,出水水质稳定,易达标;相比采用MBR膜过滤处理,在出水水质达标前提下,成本低,运行不堵塞,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纤维束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创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创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1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牢固拼接的建筑装饰板
- 下一篇:一种平菇切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