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涡流加热热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1633.4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5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谢腾;赵立欣;丛宏斌;姚宗路;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1/02;F27D1/00;F27D11/06;F27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涡流 热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涡流加热热解装置,属于电加热装置,根据涡流效应原理对物料进行加热。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控制器,外炉体,炉体上盖,保温层,低电阻线圈,绝缘保温层,内炉体,耐高温导体材料。其中,低电阻线圈绕在绝缘保温层上,绝缘保温层,内炉体可取出。所述涡流加热热解装置具有升温速率高,加热均匀,体积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涡流加热热解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利用电加热丝加热炉进行热解试验,目前试验主要用的电加热炉分为两种:立式管式炉、卧式管式炉。与卧式管式炉相比立式管式炉受热均匀,但是处理物料相对较少,当试验产物需测试项目较多,需重复试验以满足测试样品用量。此外,进、出料过程相对复杂;卧式管式炉处理物料量虽然较大,但受热相对不均,并且每次试验后会有较多液体残留在石英管中难以清除,因此会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发明专利CN10748428A中提到一种电涡流加热器,结构包括保温壳体,保温壳体内设有陶瓷盘,陶瓷盘上设有多个耐高温导体,耐高温导体上绕低电阻线圈,其不适用于生物质热解试验。本实用新型旨在弥补立式管式炉进、出物料复杂、物料处理量小和卧式管式炉液体产物堆积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涡流加热热解装置,具有体积小、升温速率快、加热均匀、效率高等特点。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新型涡流加热热解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炉体,所述外炉体为圆柱形状;内设保温层,保温层上绕有低电阻线圈,内炉体上配备圆柱耐高温导体材料,内炉体与外炉体底部由螺纹连接,其中外炉体底部与内炉体底部对应处设有圆柱形凸台,凸台上攻外螺纹,对应的内炉体底部攻内螺纹;炉体内壁配备炉体上盖,炉体上盖与外炉体用螺栓连接,炉体上盖设有气体进入口、热解气出口和温度传感器接入口,外炉体连接控制系统。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炉体底部均布17个螺纹孔,用于安装圆柱耐高温导体材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柱耐高温导体材料一端攻丝,连接在内炉体底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炉体和保温层之间填充保温材料,保温层与内炉体有足够间隙,保证内炉体可拆卸。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炉体设有控制器,外炉体为不锈钢材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炉体上盖设有气体进入口、热解气出口和温度传感器接入口,其为耐高温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示加热装置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紧促,体积小,便于移动;采用涡流加热方式加热,升温速率快;采用多点均布加热方式加热,保证受热均匀;本装置设有控制系统,炉内温度异常时可自行断电,起安全防护作用;结合卧式管式炉、立式管式炉特点,保证物料处理量适中且解决实验过程中液体堆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炉体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炉体剖视图。
图中:1、控制系统;2、外炉体;3、炉体上盖;4、保温层;5、低电阻线圈;6、内炉体;7、耐高温导体材料。8、气体进入口;9、热解气出口;10温度传感器接入口;1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16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