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1691.7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9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叶其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其丹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任欣生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技艺 手工 套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包括一对夹缬板、G型夹、手帕和染料、一对皮筋和两对大头针;夹缬板为正方形,边长为4‑6cm;手帕夹在一对夹缬板之间;G型夹包括G型夹本体,G型夹本体的顶端连接有螺母,螺母内套有纵向的螺丝件,螺丝件的顶端连接有转轴,螺丝件的底端连接有固定器,固定器和G型夹本体的底端组成夹紧固定部,用于夹紧一对夹缬板。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无论成年人或者儿童都可轻易握住的尺寸,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缬印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
背景技术
“夹缬”是我国古老的一种印染技艺,源于秦汉,兴盛于唐,仅限宫苑,宋元后渐渐趋于民间发展。唐代夹缬以五彩为主,形式多样。而至今较好保护与传承的“浙南夹缬”亦或称为“中国蓝夹缬”“苍南夹缬”,均为蓝底白花,曾是浙南民间婚嫁必备用品,它采用草本植物蓝靛为染料,以土纺棉布为面料,用两片纹样对称的雕版夹住,置靛青染液中浸泡,从而染制出各种图案的织品,图案题材有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的百子图等,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寓意图案为主辅以花鸟虫兽等吉祥纹样。方寸蓝白间里,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印记,有着抽象隐喻的艺术魅力。现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非遗夹缬技艺逐渐开始被人淡忘。因此,保护非遗夹缬文化精华,传承是重中之重。有关专家表示,最好还是从娃娃抓起,吸引儿童参与,带动非遗走进校园和课堂教学。我们掌握夹缬工艺的核心精髓,将传统核心精确保留,将传统优势、核心精髓延续展现出来,从而设计研发了夹缬技艺手工DIY套装,他们可通过亲手参与制作文化作品等方式,将得到新的启示和思考,展开大胆的想象和创作,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光彩。这将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创造的种子,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储备人才,传承并振兴夹缬,延续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
现有传统的夹缬印染套装有以下缺点:体积重量大,制作成本高昂,整个套装较为沉重,不易操作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夹缬技艺手工套装,包括一对夹缬板、G型夹、手帕和染料、一对皮筋和两对大头针;夹缬板为正方形,边长为4-6cm;手帕夹在一对夹缬板之间;G型夹包括G型夹本体,G型夹本体的顶端连接有螺母,螺母内套有纵向的螺丝件,螺丝件的顶端连接有转轴,螺丝件的底端连接有固定器,固定器和G型夹本体的底端组成夹紧固定部,用于夹紧一对夹缬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夹缬板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图案层,底板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固定针孔,图案层上设置有进水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针孔为漏斗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进水孔改为上大下小的平底锥形状。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无论成年人或者儿童都可轻易握住的尺寸,成本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G型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一种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其丹,未经叶其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16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挂烫机架
- 下一篇:一种密闭料仓内在线可移动式摄像头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