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票务终端服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2331.9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邓胜江;姜利;戴建强;梁帅;万国睿;张兆龙;贾振兴;刘伟;冯子豪;李阳;王然然;付志霞;李佳鹏;李明;逄礡;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00 | 分类号: | G07B1/00;G07B5/00;G07F1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琪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服务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票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票务终端服务设备,其中票务终端服务设备包括进票输送通道,进票输送通道的第一端设有收发机构,进票输送通道的第二端设有缓存输送通道,缓存输送通道用于存放从进票输送通道输送来的至少一张票据且根据用户的确认信息进行票据的输送,缓存输送通道的第一端靠近进票输送通道,缓存输送通道的第二端与打印输送通道的第一端相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票务终端服务设备,可自动实现票据的业务操作(例如退票操作),降低了票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效率;同时设置缓存输送通道,用户可以单次对多张票据进行操作,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票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票务终端服务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铁的迅速崛起,选择铁路出行的旅客逐年增加。为了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铁路部门先后推出铁路自助售、取、检票服务和互联网售票业务,但春暑运期间,由于旅客行程改变或列车晚点等原因,造成窗口退改签业务量激增。且随着互联网售票和售票时间的加长,由于旅客出行时间的不确定性也会造成部分旅客需要退改签票的现象。
距统计发现,在互联网售票以来,春暑运期间人工窗口排队购票的人数大幅度减少,但退票的现象却急剧增加。目前铁路退票业务的处理存在工作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票务终端服务设备,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目前铁路退票业务的处理存在工作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票务终端服务设备,包括进票输送通道,所述进票输送通道的第一端设有收发机构,所述收发机构上构造有进票口和出票口,所述进票输送通道的第二端设有缓存输送通道,所述缓存输送通道用于存放从进票输送通道输送来的至少一张票据且根据用户的确认信息进行票据的输送,所述缓存输送通道的第一端靠近所述进票输送通道,所述缓存输送通道的第二端与打印输送通道的第一端相接,所述打印输送通道设有打印机构,所述打印机构用于在票据上打印相应标识。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存输送通道的第二端设有搓票机构,所述搓票机构用于将票据单张依次输送至所述打印输送通道。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存输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搓票机构之间设有挡票组件,所述挡票组件包括挡板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挡板向上伸出缓存输送通道以及向下收回至缓存输送通道以下。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存输送通道的第一端还设有返还通道,所述返还通道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缓存输送通道,所述返还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出票口相接,所述返还通道用于在用户的确认信息为取消操作时将缓存输送通道上的票据返还至出票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存输送通道靠近第一端的上方设有第一压紧结构,所述第一压紧结构用于在用户的确认信息为取消操作时向下压紧票据靠近返还通道的一端使得票据与返还通道相对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存输送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压紧结构之间的上方还设有第二压紧结构,所述第二压紧结构用于在用户的确认信息为取消操作时向下压紧票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票输送通道、缓存输送通道、打印输送通道和返还通道分别包括至少一组胶辊组件,每组所述胶辊组件包括对应设置的主动胶辊和从动胶辊,所述主动胶辊与驱动结构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胶辊和所述从动胶辊均为弹性浮动结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票输送通道、缓存输送通道、打印输送通道和返还通道分别在所述主动胶辊和从动胶辊之间沿输送方向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在与所述胶辊组件对应处设有开口;所述缓存输送通道的支撑板为弹性浮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2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VDS线生产用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土豆收获机